信息化支援部隊除了打造純粹的無人化作戰體係外,第二個核心任務,就是用尖端的高科技術和“國之重.”器”,支撐、放大無人化作戰體係的戰鬥力!
這個效果,已經展現得淋漓儘致。
也是一個已經明確了的發展方向。
這可不是左改右改,繞了一個圈後,又回到了起點。
陳今朝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多此一舉。
而是陳今朝根據實際需求,根據每一步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做出的精確調整和變革,對部隊戰鬥力的合理疊加。這就和人的成長軌跡,是一樣的。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不就是不斷經曆破碎、重塑?
也正因為各個方麵的深層原因,在深思熟慮過後,
陳今朝最終決定,將信息化支援部隊的無人化陸戰體係,全都搬來了。
將這套無人化陸戰體係和重裝合成旅做一次深度的融合!~
說實話,
無人化的陸戰體係,和能‘肉身成聖’的重裝合成旅結合,這個畫麵,不是一般的美妙與可怕。
人手一件無動力外骨骼機甲,腰間掛著穿越機,肩膀上扛著仿生撲翼機,腳邊跟著一隻‘鐵蛋’機器狗,身後還跟著一輛扛著自行榴彈炮、背著彈藥箱的無人山貓’全地形突擊車!
這特麼比邁入所謂的‘單兵機甲’時代還恐怖啊!
這是但凡有一絲戰鬥力的提升空間,陳今朝都不放過啊!
也確實,
從火炮、主戰坦克等重型火力裝備的深度定製,到無人化陸戰體係和重裝合成旅的深度融合。
陳今朝對重裝合成旅的打磨和精細化發展,不是一般的細啊!
細到這哪裡隻是重裝合成營的迭代發展?
簡直就
而如此精雕細琢的打磨,其實挺累的。
有這時間和精力,說不準,陳今朝高科技術都能做出來一項了。
可這份苦功夫,又不得不下。
這就是更先進的戰鬥力,怎麼來的過程!
也是給重裝合成旅,或者說給老陸的後續發展,打下一個無比紮實的基礎!
沒猜錯,
接連兩記猛藥灌下去,戰鬥力翻倍提升,對於重裝合成旅的正式組建,還隻是個開始。
無論是火炮坦克的量身定製,還是無人化陸戰裝備的接收,都還隻是陳今朝給重裝合成旅打地基!
正式組建重裝合成旅,陳今朝怎麼可能沒帶著更先進的武器裝備來?
可要想擁有更先進的武器裝備,要想駕馭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就得先將精細化的發展和人機結合的轉型,給做完嘍。
也隻有這樣,才能有後續,才能發揮出更先進武器裝備的最大威力!
所以,在將無人化陸戰裝備帶來後,陳今朝倒也沒著急做出新的調整動作,也沒立項新的軍工項目。
反而泡在練兵場內,看著重裝合成旅在無人機飛手的訓練後,又增加了新科目,開始訓練兵王們對無人化陸戰裝備的操作。
這是陳今朝在觀察‘人機結合’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
也果不其然,人機結合的過程中,很快暴露出了有效協同的大問題。
該怎麼形容這個問題呢?
這就像是非洲大區的嘿哥們,玩不轉步坦結合的戰術。
明明步兵打法和開坦克,他們都會。
可就是容易出現各打各的情況。
或者在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過於依賴某一方麵。
因為需要處理的信息增多,增加了士兵決策和行動的難度和時間,戰鬥的主次便容易發生顛倒。
為此,
陳今朝也在想辦法解決。
畢竟,人機結合,是要重裝合成旅和無人化陸戰裝備撞出化學反應,發揮出1+1>2的戰鬥力。
而不是讓重裝合成旅成為第二支信息化支援部隊。
好在,問題很快便解決了。
陳今朝通過對vr戰術眼鏡的技術升級改造,讓所有無人化陸戰裝備,都能將信息反饋在士兵的眼前。
也能通過‘戰網’神經網絡係統,進行初步的情況分析後,將主動權交還給士(諾王好)兵。
這就相當於所有人、所有武器裝備都是戰場上的信息節點。
無人化的陸戰裝備,是在為士兵服務。
士兵們除了能更好的掌控無人化陸戰裝備外,還能通過‘戰網’神經網絡,實時感知到戰場態勢,能清楚誰在打他,誰可能打他,誰最具有威脅,任務的主要目標….
無疑,一項小小的技術升級改進,但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而這個vr戰術眼鏡相關的先進技術,也就是現實虛擬技術,其實也沒那麼稀奇。乾老早在1990年就曾有過研究,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靈境’
甚至乾老對其的深入研究,都不能說是vr技術了,更像是後世的元宇宙。
而就如vr戰術眼鏡帶給戰鬥力的增益,在陳今朝的細細打磨下,重裝合成旅正在悄然發生蛻變采。戰鬥力,節節攀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幾乎一天一個新模樣!
無人機飛手訓練,無人化陸戰裝備的融合,所有重型武器裝備的深度定製、精雕細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