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操場上,我瘦小的身影總是格外引人注目。雖然個頭不高,但每當我邁開雙腿奔跑時,仿佛身體裡有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瞬間點燃了整個跑道。
我的跑步天賦,或許源於兒時在鄉野間的磨礪——那些年,為了幫家裡添補餐桌上的菜肴,我常常提著竹籃,在鹽堿灘上奔跑著挖野菜。
鹽堿灘的土地硬得像鐵塊,碎石子硌得腳底生疼,可我卻在這日複一日的奔波中,悄然練就了如風般的速度。
小學時,老師第一次看見我在操場上飛奔的模樣,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就給我起了一個外號“沙鷗”。我擺動雙臂的節奏,像極了振翅高飛的鳥兒;腳步落地又彈起的瞬間,仿佛與大地達成了某種默契的約定。
於是,“沙鷗”這個外號便如春日的柳絮,輕輕落在了我的身上。沙是鹽堿灘上溜得最快的鳥,身姿矯健,能在鹹澀的海風與滾燙的沙地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老師說,我奔跑時的樣子,就和沙鷗一模一樣,輕盈又迅疾,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每當代表班級參加長跑運動會,我就像是被注入了魔法。發令槍響的那一刻,周圍的喧囂瞬間變得模糊,隻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像是擂動的戰鼓。
我的雙腿交替向前,耳邊呼嘯的風,化作了無數隻手,推著我不斷向前。汗水順著額頭滑落,滴在跑道上,轉眼就被蒸發成小小的鹽漬,仿佛是我留下的勳章。
記得那次參加縣裡的運動會,賽程是三千米長跑。起跑線上,我望著周圍比我高出一頭的對手,心裡卻沒有絲毫畏懼。隨著一聲槍響,我如離弦之箭衝了出去。
前幾圈,我穩穩地跟在隊伍中間,感受著自己的節奏。漸漸地,賽程過半,我開始發力,像一隻嗅到獵物的沙鷗,迅速超越了一個又一個對手。跑道旁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可在我聽來,卻像是遠處海浪的轟鳴,反而讓我更加專注。
最後一圈,我咬緊牙關,加快了腳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燃燒的炭火上,雙腿又酸又痛,可心裡有個聲音在不停地呐喊:“不能停,要像沙鷗一樣,衝向終點!”我奮力擺動雙臂,風在耳邊呼嘯,眼前的終點線越來越清晰。
當我第一個衝過終點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那聲音震得我耳膜發顫,卻又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與喜悅。
在運動場上的每一次奔跑,都是我與自己的較量,也是我與沙鷗這個外號的對話。我用腳步丈量著青春的長度,用汗水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鹽堿灘上的沙鷗,永遠向著陽光飛翔;而我,也將帶著這份如風般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奮力奔跑,奔向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起點。
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當頭一棒。那些陌生的單詞和複雜的語法就像天書一樣,讓我們摸不著頭腦。課堂上,宋老師站在講台上,用標準的發音和流利的英語滔滔不絕地講解著,可我們卻聽得雲裡霧裡,仿佛在聽一門外星語言。下麵的同學大多在做其它課程的作業,有的偷偷看小說,還有的在本子上畫著小人。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朗讀單詞,大家的發音千奇百怪,錯誤百出。有人把“goodbye”讀成“古德白”,有人把“te”讀成“阿婆”,惹得老師又好氣又好笑。
老師無奈地扶了扶額頭,苦笑著說:“同學們,英語不是這樣讀的啊,來,跟我一起讀……”可我們讀了幾遍,還是錯誤不斷,教室裡充滿了歡快的笑聲。
課後,我們並沒有因為學習的困難而氣餒,反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創了不少“英語歌”,把單詞編成順口溜,一邊唱一邊跳。
我們在宿舍裡、操場上,甚至在去食堂的路上,都在歡快地唱著那些自編的“英語歌”。“abcd,學習要努力,efgh,未來有奇跡……”雖然發音不標準,歌詞也很簡單,但我們卻樂在其中。
在這樣的歡樂氛圍中,我們努力記住那些拗口的字母和發音。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二十六個英語字母我們記得滾瓜爛熟,為今後的英語學習打下了基礎。
初三的生活,就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那些緊張的學習時光,是畫卷上深沉的底色;繁重的勞動場景,是畫卷上堅實的線條;而數不清的生活趣事,則是畫卷上最絢麗的色彩。
它們不僅教會我知足常樂、踏實肯乾,更讓我收獲了最珍貴的友誼和最難忘的青春回憶。每當想起那段時光,嘴角總會不自覺地上揚,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些美好的瞬間,早已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都將永遠閃耀著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