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歲月變遷六_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章 歲月變遷六(1 / 1)

1982年深秋,征兵的鑼鼓敲碎了小山村的寧靜。五哥王文友站在生產隊曬穀場的報名處,十七歲的他身高勉強夠到一米六五,單薄的身形在一眾壯小夥中毫不起眼。

有人低聲議論:"這娃從小就受卡打,風都能吹倒,當兵怕是扛不住槍。"他攥緊報名表的手指微微發白,指甲在粗糙的紙張上留下月牙形的壓痕,就像他暗暗刻在心底的誓言。

新兵連的晨霧還未散儘,五哥已經在跑道上跑了第三圈。北方悶熱的空氣裹著潮濕,像無數細小的冰針鑽進衣領。當其他新兵還在打哈欠時,他主動幫炊事班挑水劈柴,雙手很快磨出了血泡,又結成厚厚的繭子。

隊列訓練時,他的腰板總是挺得最直,汗水順著帽簷滴落,在胸前的領章上暈開深色的痕跡,仿佛在書寫成長的印記。

一次戰術訓練中,五哥為了突破自己的成績,在布滿碎石的地麵反複翻滾。迷彩服被磨得破爛,膝蓋滲出的血染紅了沙土,他卻咬著牙繼續前進。

班長看著這個倔強的新兵,眼裡閃過一絲讚賞:"王文友,你小子有種!"這句話如同春日的暖陽,照進他一直自卑的內心,讓他更加堅定了要證明自己的決心。

1985年,五哥隨部隊奔赴前線。作為炮兵衛生員,他在後方同樣麵臨著危險。一次敵人的空襲中,他不顧彈片橫飛,衝進臨時搭建的醫療帳篷,將一名重傷員背到安全地帶。

爆炸產生的氣浪掀翻了帳篷,碎石劃破了他的臉頰,鮮血模糊了視線,但他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這次英勇的表現,讓他火線入黨,胸前的黨徽在硝煙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從前線歸來後,五哥被調到部隊製藥廠工作。在這裡,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小賣部的售貨員李曉梅。

那天,他去買生活用品,李曉梅遞給他一包針線,笑著說:"看你衣服破了,補補吧。"溫柔的話語像三月的春風,拂過他緊繃的心弦。此後,他總會找各種理由去小賣部,貨架上的搪瓷缸、毛巾都見證了他們日漸深厚的感情。

李曉梅的父親是部隊汽車連的老連長,轉業後在民政局擔任領導。第一次見麵時,五哥緊張得手心冒汗,卻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挺拔身姿。

老連長看著眼前這個眼神堅定、舉止穩重的年輕人,微微點頭:"聽說你在前線立過功?"五哥立正回答:"報告首長,這是我應該做的!"老連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股子拚勁!"

婚後,五哥在工作中展現出卓越的能力。製藥廠的設備出現故障,他連續三天三夜泡在車間,查閱資料、請教專家,終於找到解決辦法。

他主導改進的生產流程,讓藥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廠裡的老師傅們都豎起大拇指:"小王真是好樣的!"憑借出色的表現,他很快升任製藥廠負責人。

李曉梅也在丈夫的支持下,通過考試進入民政局工作。夫妻倆一個守護著軍民的健康,一個服務著百姓的生活,成為當地人口中的模範夫妻。

他們的兒子出生時,五哥抱著這個粉嫩的小生命,眼中滿是溫柔與驕傲:"孩子,你要像爸爸一樣,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時光流轉,曾經那個瘦小的少年早已蛻變成挺拔的軍人。戰友們都說他入伍三年長高了十公分,相貌也愈發英氣。五哥知道,這不僅是水土的滋養,更是部隊這座大熔爐對他的錘煉。

每次回想起那段艱苦的歲月,他都覺得,正是那些汗水與傷痛,那些拚搏與堅持,讓他從一棵柔弱的幼苗,成長為一棵可以遮風擋雨的大樹。

如今,站在製藥廠的辦公樓前,五哥看著廠區裡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萬千。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熱血的奮鬥史,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那些在部隊裡學到的堅韌與擔當,那些在困境中收獲的賞識與信任,都成為他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照亮著他前行的道路。

我的日子在煤灰與汗水中流淌。我把操作流程抄在煙盒紙上,在交接班的間隙反複背誦;用廢鐵絲彎成鍋爐模型,在宿舍的床板上模擬管路走向。

有次為研究新式節煤法,我蹲在出渣口觀察了整整四個小時,起身時雙腿麻木,卻發現爐渣的分布規律竟與課本上的流體力學不謀而合。

"這小子著魔了!"老師傅們笑著搖頭,卻悄悄把珍藏的《工業鍋爐維護手冊》塞給我。

趙師傅甚至帶我去他的"百寶箱",鏽跡斑斑的鐵皮櫃裡,整齊碼著蘇聯專家的講課筆記和手繪圖紙。"這些該傳給真正上心的人了。"他布滿老繭的手指撫過泛黃的紙頁,"記住,咱們燒的不是煤,是整個廠區的命脈。"

轉機出現在那年冬季供暖期。連續暴雪壓垮了主管道,半個城區陷入黑暗。我們班組頂著零下二十度的嚴寒搶修,我突然想起趙師傅筆記裡的應急方案,提議用廢舊鐵軌加固管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第一縷溫暖重新流入千家萬戶,鄧科長在慶功會上拍著我的肩膀:"好小子,我果然沒看錯人!"他的笑容裡,我看見當年那道冰冷的目光,早已化作欣慰的星火。

深夜的鍋爐房,我獨自調試新安裝的智能溫控係統。跳動的數字映在護目鏡上,恍若星河傾瀉。曾經以為是泥潭的崗位,此刻竟成了淬煉真金的熔爐。

李師傅不知何時站在身後,遞來杯冒著熱氣的濃茶:"當年我師傅說,燒鍋爐的人心裡要揣團火。"他望著熊熊燃燒的爐膛,火光在皺紋裡跳躍,"現在,這團火該傳給你了。"

窗外的雪無聲地落著,將整個廠區染成銀白。我握著滾燙的操作杆,忽然明白人生的路從沒有既定軌道。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在煤灰中摸索的堅持,早已將我鍛造成自己的掌舵人。

而這熔爐裡躍動的星火,終將照亮更遼闊的天地。深秋的風裹著煤灰,像無數細小的針,紮在我裸露的脖頸上。我站在鍋爐房門口,看著煙囪吐出的黑煙在灰藍色天空中暈染開,把最後一絲陽光都揉碎了。

單位分配通知下達時,領導那句“年輕人要多曆練”還在耳邊回響,可當我真正麵對這座轟鳴的鋼鐵巨獸,心裡隻剩沉甸甸的失落。

最初的日子,我像台上了發條的機器,每天重複著單調的工作。清晨五點,當整座城市還在沉睡,我就踩著結霜的石板路來到鍋爐房。

爐膛裡暗紅的餘燼在黑暗中明明滅滅,像無數雙疲倦的眼睛。我握緊鐵鉗,夾起黑亮的煤塊投進爐膛,火星四濺,像被驚擾的流螢。

打熱水時,鐵皮暖壺的把手被磨得滾燙,仿佛要將掌心的溫度都吸走;清掃地麵時,煤灰鑽進指甲縫,與汗水混合成黑色的泥漿,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直到那天,老管蹲在檢修台前,焊槍噴出的藍光在他臉上跳躍。“來,試試。”他把焊槍塞進我顫抖的手心。電流瞬間順著金屬傳導上來,酥麻的觸感從指尖竄到脊椎,像被閃電擊中。

焊條與鐵板接觸的刹那,迸發出刺目的白光,那光芒不僅照亮了眼前的零件,更照亮了我內心深處的迷茫。“氣焊可不是簡單的活兒。”老管的聲音混著焊槍的嗡鳴,“回火就像埋在暗處的毒蛇,稍有不慎就會咬斷你的前程。”

在老管的教導下,我逐漸觸摸到這門技術的精妙。調節氧氣瓶減壓閥時,指針的每一次擺動都像心跳,必須全神貫注;切割金屬時,乙炔火焰發出的尖嘯聲,仿佛是鋼鐵在痛苦呻吟。

閒暇時,師傅們的閒談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門。他們曾是船運隊的中堅力量,說起當年在運河上乘風破浪的日子,眼中閃爍著光芒。“那時候,我們的船就是流動的家。”

老李師傅擦拭著扳手,回憶道,“遇到大風浪,甲板上的浪頭比船帆還高,鹹澀的海水灌進喉嚨,比黃連還苦。”

公司的曆史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從馬拉車、人拉底板車起步,那些前輩們用肩膀扛出了一片天。去青島氧氣廠的路有三百裡,他們推著木頭小推車,在烈日下跋涉,腳底磨出血泡,卻從未停下腳步。

“那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什麼叫累。”老管望著遠方,眼神中滿是懷念,“就想著,隻要往前走,總會有希望。”

這些故事像火種,點燃了我心中的熱血。我開始明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燒鍋爐不再是卑微的代名詞,而是承載著責任與使命的崗位。

我更加刻苦地學習,把每一次操作都當作挑戰,把每一個難題都視為成長的機會。在新的崗位上,我像一塊乾涸的海綿,儘情吸收著新知識。

學習機械原理時,那些複雜的公式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像跳動的音符,奏響科技的樂章;研究自動化設備時,電路板上密密麻麻的元件,仿佛是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獨立完成自動化控製係統調試的那個夜晚。當設備按照預設程序平穩運行,指示燈閃爍的光芒映在臉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的含義。隻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如今,每當我路過曾經工作過的鍋爐房,看著那熟悉的煙囪依舊挺立在藍天白雲下,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暖流。那段艱苦的歲月,不僅教會了我精湛的技術,更賦予了我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永不言棄的信念。

我知道,未來的道路上還會有無數挑戰,但我已不再畏懼,因為我堅信,隻要心中有光,腳下有路,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魔法少女:攻略暗黑地牢 你確定你寫的是日記? 異能黑絲:花少跨越三生的守護 吾為人,鎮壓神明 前夫攀高枝另娶,我嫁權臣你哭什麼 噬魂鏡 我真要控製你了,皇女殿下 糟糕,撞見女帝沐浴的我,被偷聽心聲了 三國:開局罵袁紹收貂蟬 大明:家母秦良玉,開局怒斬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