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裹挾著鐵鏽味在廠房裡橫衝直撞,我裹緊泛白的工裝,在壓力表前駐足。表盤上猩紅的指針正咬住1.0pa的刻度,像條蟄伏的毒蛇。
這是我守著鍋爐的第五個年頭,從每月一千八百塊熬到三千六,工資翻倍的喜悅,卻總在翻開家庭賬本時化作一聲歎息。
老婆的類風濕愈發嚴重了,晨僵發作時連端碗都成奢望。請的鐘點工阿姨每日來做兩餐,每月工錢就像塊吸飽水的海綿,沉甸甸壓在心頭。
老母親的降壓藥、女兒的學雜費、人情往來的份子錢,如同密密麻麻的針腳,將本就微薄的收入縫補得千瘡百孔。
可即便如此,每年除夕,我總把給小輩的紅包攥得溫熱——大哥走得早,他那孩子寄養在姥姥家,總覺得該替九泉之下的兄長多照拂些。
八月十五單位發的肉類禮盒,過年時沉甸甸的糧油,我都原封不動往大嫂家送。掌心貼著冰涼的鐵皮飯盒,看著孩子蹦跳著接過禮物,忽然想起老人常說的“血脈相連”,大概就是這般沉甸甸的牽掛。
歸鄉的路像條九曲回腸。淩晨五點摸黑出門,踩著結霜的石板路趕頭班公交。車廂裡混著柴油味和困倦的嗬氣,搖搖晃晃四十分鐘後轉乘城鄉巴士。
車窗外的楊樹光禿禿指向蒼穹,枯葉撲簌簌砸在玻璃上。到了縣城汽車站,還得再等整點發車的鄉鎮公交,金屬座椅冰得人直打哆嗦。
有次大雪封路,我在站台跺著腳等了三個鐘頭,睫毛上結滿冰晶,遠遠望見熟悉的村落輪廓時,竟比收到工資還歡喜。
可諷刺的是,每次歸家,手機就像被施了魔法,維修電話、檢查通知此起彼伏。鄰居調侃我是“移動的維修站”,我卻苦笑——不回家時歲月靜好,一轉身便成了救火隊員。
鍋爐房是座永不停歇的鋼鐵巨獸。甲方的冷庫需要蒸汽解凍冰盤,成排的凍魚在氤氳熱氣中褪去霜衣,刀鋒劃過魚腹的脆響混著鹹腥氣鑽進鼻腔。
職工食堂的蒸籠總在清晨六點準時噴發白霧,麥香裹挾著酵母的微酸,是一天裡最溫暖的味道。
澡堂子的管道則在黃昏奏起交響樂,水流撞擊管壁的哐當聲,混著工友們爽朗的談笑聲,蒸騰成獨屬於工業時代的煙火氣。
安全檢查的日子最是難熬。環保檢測儀藍光閃爍,像隻警惕的眼睛審視每個角落;消防專員的橡膠靴踏過滿地煤渣,發出細碎的crunch聲;物資盤點時,計算器的按鍵聲和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組成令人窒息的二重奏。
記得去年深秋,檢查組發現除塵布袋破損,漫天粉塵裡,我帶著工人連夜搶修。電焊火花在黑暗中炸開,焊槍灼燒金屬的焦糊味刺得人睜不開眼,汗水混著煤灰淌進嘴角,鹹澀得發苦。
直到東方泛起魚肚白,看著整改照片上傳係統,緊繃的神經才轟然倒塌。
旁人下班時的輕快腳步聲,總與我的加班形成鮮明對比。暮色漫進車間,儀表盤的熒光在牆上投下斑駁光影,恍若跳動的鬼火。
但在無數個獨自值守的深夜,我竟也摸索出了工作的門道。9000體係認證最初像本天書,那些晦澀的條款、複雜的流程圖,曾讓我對著筆記本發怔到淩晨。
可當真正理解“pdca循環”的精妙,看著設備故障率從15降到3,突然明白科學管理就像精密的鐘表齒輪,環環相扣才能運轉順暢。
某個隆冬的深夜,鍋爐突發故障,壓力表指針瘋狂跳動。我頂著刺骨寒風爬上八米高的平台,金屬扶梯凍得黏手。爐膛裡翻湧的熱浪撲麵而來,灼得臉頰生疼,卻比不過內心的焦灼。
手電筒光束掃過管線,終於發現泄漏點——原來是低溫導致的管道脆裂。我裹緊棉襖,蜷在狹窄的檢修口,扳手與螺母碰撞的叮當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
等故障排除,天邊已泛起魚肚白,遠處村莊的炊煙嫋嫋升起,忽然覺得,這日複一日的堅守,何嘗不是另一種圓滿?
日子就像鍋爐裡翻湧的蒸汽,滾燙又綿長。每次攥著皺巴巴的鈔票計算開支,每次拖著疲憊身軀踏上歸途,總想起女兒作文裡的話:“爸爸身上有煤灰的味道,卻像太陽一樣溫暖。”
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在夾縫裡求生存,在重擔下尋微光,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一首寫給歲月的長詩。
廠房裡永遠漂浮著一層細碎的煤灰,像永不消散的薄霧。我伸手抹了把額頭,指腹立刻沾上黑色的痕跡,和著汗水在臉上劃出蜿蜒的紋路。
五年來,與鍋爐相伴的日子,早已讓我對這裡的一切熟稔於心,那些關於安全校驗、設備維修的瑣碎日常,如同刻進生命裡的年輪,一圈又一圈,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安全法的校驗工作,如同一場不容有失的儀式,每年準時到來。每當校驗日期臨近,我的神經便不自覺地緊繃起來。
提前半個月,我就開始將過去一年裡設備運行的所有數據、維修記錄整理歸檔,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字,是無數個日夜堅守的見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校驗當天,陽光透過布滿灰塵的窗戶斜斜地照進廠房,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專家們戴著白手套,神情嚴肅地走進來,皮鞋踩在水泥地麵上發出清脆的“噠噠”聲,在寂靜的廠房裡格外清晰。
他們仔細翻閱著我準備的資料,每一個數據、每一條記錄都要反複核對,那眼神仿佛要將紙張看穿。我站在一旁,手心微微冒汗,心臟也隨著他們翻動紙張的聲音一下一下跳動。
當他們最終點頭認可,說出“沒問題”三個字時,壓在心頭的巨石才終於落地,如釋重負的感覺席卷全身,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安全無小事,每年的這一場大考,不僅是對設備的檢驗,更是對我們責任與擔當的考驗。”
壓力表的校驗頻率更高,每半年一次,如同精準的時鐘,準時敲響。那圓圓的表盤,紅色的指針,就像鍋爐的眼睛,時刻注視著內部的壓力變化。
校驗前,我要先小心翼翼地將壓力表拆卸下來,金屬的表殼冰冷堅硬,握在手裡沉甸甸的。把它裝進專門的運輸箱時,仿佛抱著一個易碎的寶貝,每一個動作都輕柔緩慢。
送檢的路上,我緊緊抱著箱子,感受著它的重量,也感受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檢測機構,看著專業儀器對壓力表進行各項測試,聽著機器運轉的嗡鳴聲,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
當得知壓力表各項指標合格時,心中滿是歡喜,就像家長看到孩子取得優異成績一般。
“壓力表雖小,卻是守護安全的關鍵防線,半年一次的校驗,是對生命的敬畏,也是對責任的堅守。”
爐排長銷的調整則是每周的必修課。走進鍋爐房,熱浪撲麵而來,瞬間將人包裹,汗水也隨之從毛孔中滲出。
我拿起扳手,蹲在爐排旁,刺鼻的煤煙味充斥著鼻腔,讓人忍不住咳嗽。長銷連接著爐排的各個部件,如同人體的關節,稍有偏差,整個爐排的運轉就會受到影響。
我仔細觀察長銷的磨損情況,用手輕輕轉動,感受著它的鬆緊程度。調整時,扳手與螺母咬合,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每一次用力都需要恰到好處,太輕調不動,太重又怕損壞部件。
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滾燙的地麵上,瞬間蒸發成一縷白煙。“每周一次的調整,看似重複枯燥,卻是保障鍋爐穩定運行的基石,平凡的工作裡,藏著不平凡的堅守。”
每一次設備維修,都是一場與時間和故障的賽跑。當設備出現問題,刺耳的警報聲驟然響起,如同一聲驚雷,打破廠房的平靜。
我立刻衝向故障點,此時,心跳加速,腳步匆匆,腦海中快速思索著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確定故障原因後,需要購買原件進行更換。我會第一時間詳細記錄下所需原件的名稱、型號、購買地點以及花費的金額,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寫在筆記本上。
那本子早已被翻得卷了邊,紙張也有些泛黃,但每一頁都承載著重要的信息。領導詢問時,我便輕輕翻開它,如同翻開一本珍貴的史書,從中查找所需的內容。這些記錄不僅是工作的憑證,更是我清白的證明。
“筆記本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工作的印記,也是守護自己的盾牌,在歲月的長河裡,默默訴說著付出與堅持。”
五年的時光,在無數次的校驗、調整和維修中悄然流逝。那些重複的工作,看似單調乏味,卻蘊含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它們是保障鍋爐安全穩定運行的堅實屏障,是守護生產、守護安全的無聲力量。
“歲月在設備上留下痕跡,也在我的心中刻下責任,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終將彙聚成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