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飯配油炸食品,難民們吃的不亦樂乎。
金黃酥脆的油炸食品,現代人都愛吃,更彆說古代的難民了。
而且楊建國在上麵灑滿了孜然、椒鹽、辣椒麵……味道更香了。
難民們肚子裡普遍缺乏油水,油炸食品對他們來說簡直不要香!
吃了一肚子油炸食品,肚子被填滿的感覺彆提有多舒服了。
吃完飯眾人就在山溝裡睡覺,睡醒了又繼續向南趕路。
…………
長話短說,眾人順著大路又走了四五日,終於平安抵達南宋邊境。
烏勒沒有撒謊,過了王家莊後,一路上果然沒有再遇到蒙古人。
這幾日楊建國通過投喂難民、折磨烏勒,又獲得了四五百點功德,這些功德都被楊建國用來升級手下難民。
隊伍中一共有100個難民,其中青壯男性有53人,通過楊建國這些天的投喂,難民們對楊建國的好感度都達到了50以上,有很多都達到了100。
楊建國於是將手下青壯難民都升級為鄉勇,手下青壯男性一共有53人。張龍、趙虎、沈二狗、劉老屁、傻柱子都已升級過了。還剩48人沒有升級。
升級一人需要10點功德,楊建國一共花費了480點功德。
升級成鄉勇後,難民們的屬性得到大幅提高,力量、敏捷都上升到13點,還獲得了三個技能:射箭50100)、近戰50100)、騎馬50100)。
除此之外,每個難民都獲得了一套鄉勇專屬裝備,包含一副皮甲、一把橫刀、一柄鐵頭木矛、一麵獸皮盾牌、一張90磅短弓。
不過係統給的皮甲雖然好看,卻沒有蒙古人的皮條甲防禦力高,畢竟蒙古人的皮條甲是用好幾層牛皮鞣製成的,比係統給的皮甲厚很多。
楊建國看了看空間中還有很多從蒙古人身上繳獲的皮條甲,於是讓難民們將係統給的皮甲都換成蒙古人的皮條甲。
至此,楊家軍正式擴充到53人,人人都裝備齊整,跨著戰馬。
楊建國騎著老黃牛,身後率領著53個騎兵,真是威風凜凜,第一次體會到了當將軍的快感。
隊伍走到一條河前,過了這條河,前麵就是大宋朝的地盤了。
河上有座浮橋,楊建國抬眼望去,隻見對岸橋頭上守著幾個宋軍。
楊建國剛想過橋,就見對麵的宋軍士兵突然慌亂起來,然後就四散逃跑,邊跑還邊喊:“韃子來了!韃子來了!”
楊建國聽說有韃子,登時大驚,可環顧四周卻沒有發現半個韃子身影。
楊建國心中好生納悶,哪裡有韃子?
隨即突然反應過來,原來宋軍是把自己當成韃子了。
隻因楊建國嫌係統給的皮甲薄,讓手下都換成蒙古人的皮條甲。
眾人穿著皮條甲,騎著蒙古馬。遠遠望去和蒙古騎兵一模一樣。
難怪對岸的宋軍會嚇得倉皇逃竄,他們都被蒙古騎兵打怕了,見到蒙古人隻知道跑。
楊建國有些無語,隨即率領部隊從浮橋過河,正式進入大宋境內。
楊建國所在的位置叫光化,位於襄陽府以北,距離襄陽很近,屬於宋朝的北方前線。宋朝在這裡有大軍駐守。
楊建國不打算在這裡停留,他打算直奔襄陽,然後投奔襄陽的宋軍。
因為明年宋蒙戰爭就要爆發了,襄陽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南宋整個荊湖防線的門戶。到時候蒙軍必然猛攻襄陽。
曆史上襄陽被蒙古攻破,於是蒙古鐵騎長驅直入,導致整個長江中遊暴露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被蒙古人肆意蹂躪。
楊建國可不想讓曆史的悲劇重演,他要像郭靖、黃蓉夫婦那樣,死守襄陽,將蒙古鐵騎擋在漢水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