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爽了,百姓們也爽了,大家皆大歡喜。
然而令楊建國不解的是,他率領楊家軍在襄陽附近大肆劫掠,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襄陽那邊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未派一兵一卒前來阻止。
楊家軍如入無人之境,根本沒人管。
有好幾次,楊建國遠遠望見宋軍的探馬來打探情況。可過了許久還不見有宋軍來阻止他們。
楊建國心說難道襄陽的宋軍都不管老百姓死活嗎?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不出來迎敵?太匪夷所思了。
楊建國正在考慮要不要把動靜弄得更大一點,比如直接率領楊家軍跑到襄陽城下,假裝要攻打城池。
正想著呢,就見從襄陽方向來了一支軍隊,大概有四五千人,其中一半步兵,一半騎兵。
楊建國遠遠望見一麵將旗,上麵寫了個大大的郭字。
楊建國心說宋軍終於來了,反應可真夠慢的。
楊建國不準備和宋軍打架,他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製造緊張氛圍,讓宋軍以為蒙古人來了,就沒精力去管古城縣的事了。
雖然不打架,但至少要讓宋軍吃點虧,知道蒙古人的厲害。
那邊郭盛也看到楊家軍了,隻見他們都穿著綠色的蒙古袍,頭上戴著遊牧帽,人人張弓騎馬,不正是蒙古騎兵嘛。
看數量有一千人左右,應該是個蒙古千人隊,估計是敵人的先鋒部隊。
郭盛心裡盤算了一下,他這次率軍出城完全是迫不得已。趙笵說蒙軍有一萬人。自己的克敵軍隻有五千人,怎麼打得過一萬蒙古鐵騎。
況且蒙軍人人有馬,自己軍中隻有兩千多騎兵,而且大多都是挽馬、馱馬、老馬……
根本跑不快,無論如何打不過一萬蒙古鐵騎,必須想個辦法才行。
郭盛看著眼前這一千個蒙軍先頭部隊,心說我有五千人,對麵隻有一千人。五千對一千,優勢在我!
不如快點衝上去,速戰速決。無論勝負,隻要砍下幾個韃子的腦袋,即可回去交差。
思罷一聲暴喝,率領五千克敵軍衝向對麵的楊家軍。
楊建國見對麵宋軍來勢凶猛,急忙率領楊家軍後撤。他可不想和宋軍硬拚,而是要以智取勝。
楊家軍的馬都被楊建國用係統強化過,全都膘肥體壯,奔逸絕塵。堪比千裡良駒。
楊家軍有好馬,移動速度飛快,機動性超強。
反觀宋軍的馬都是挽馬、馱馬、病馬、老馬。剛跑了一二裡地就體力耗儘,累的氣喘籲籲,根本追不上楊家軍。
楊建國有心玩弄宋軍,讓楊家軍跑一會就停下來等宋軍,一直和宋軍保持幾百米的距離,遛宋軍玩。
宋軍眼見敵人就在眼前,可怎麼追都追不上。有時候眼看就要追上了,可敵人一個加速又跑遠了。
如此追了片刻,宋軍的馬力漸漸耗儘,很多老馬、病馬甚至都跑不動了,直接躺在地上,任憑宋軍如何抽打也不起來。
楊家軍見宋軍被遛的上氣不接下氣,馬匹都累趴在地上,都覺好笑,一個個哈哈大笑。
郭盛本就性如烈火,見敵人如此戲弄自己,更是怒火中燒。
他心說這樣下去早晚被韃子耗死,待馬力耗儘,韃子反衝過來就完了。
不如率領幾匹快馬衝上去,胡亂砍殺幾個韃子,弄幾個首級,也好回去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