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雜交水稻大豐收_穿越南宋:我靠抽獎打造現代軍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9章 雜交水稻大豐收(1 / 2)

以往古城縣到了春耕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忙著種田,廣袤的村野田園,全都要一鋤頭一鋤頭耕出來。

沒有上萬個壯勞力甭想把地種好。

如今有了這些現代農機,完全不需要這麼多人了。

兩千個農民足夠把古城縣周圍所有的土地全都耕種一遍了。

楊建國種的是雙季稻,分為早稻和晚稻,早稻已經種下去好幾個月了,現在已經6月份,早稻已經成熟了。

由於楊建國在漢江修建了水電站,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

水電站除了發電,還有一個巨大的作用,那就是灌溉。

種植水稻需要大量水田,水電站立了大功。

楊建國命人修了很多灌溉渠,直接將水庫中儲存的水直接灌溉到水稻田裡。

如今古城縣周圍都是一片沃野,田野中到處都是成熟的稻田,沉甸甸的稻子長勢非常好,水稻獲得了大豐收。

楊建國之前從係統商城中購買了好幾台收割機。將收割機安裝在拖拉機後麵,收割水稻的速度大大提高。

楊建國命嶽武率領兩千個百姓使用現代農機收割水稻,很快就將全部水稻收割完成。

雜交水稻果然名不虛傳,畝產達到了驚人的600公斤,直接把嶽武等人震驚住了。

要知道宋代水稻畝產才100多公斤,這還是水土肥沃的江南地區。

雜交水稻的產量直接是古代水稻的6倍,古城縣的百姓們哪見過這麼高產的作物,一時間都陷入了瘋狂。

有了雜交水稻,他們今後再也不用挨餓了,直呼雜交水稻為“神稻”。

當然,水稻的豐收除了雜交水稻本身的優勢外,和農藥、化肥的使用也有很大關係。

楊建國很早之前就抽到了各種農藥和現代化肥。於是從係統商城中大量購買,應用於水稻田中。

要知道古代可是沒有農藥的,這就導致田裡經常長出雜草,和農作物爭奪養分。

農民每天都要扛著個鋤頭去田裡鋤草,非常辛苦。所以才會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沒有農藥田地裡也會生蟲子,啃食農作物,導致農作物減產。

有了現代農藥就好了,將農藥給稻田一放,也不想雜草了,也不升病蟲害了。

農民們也省事多了,種完水稻基本就沒事了,隻要看好灌溉渠的引水量,然後等著收割就行了。

化肥就更不用說了,可比古代的農家肥生猛多了。

施過化肥的農作物比施農家肥的生長速度快好幾倍,對於古代人來說,化肥簡直就是神器。

收割完早稻,楊建國又讓嶽武率領百姓們將晚稻種植下去。等到11月份還可以再收獲一波。

晚稻的產量通常比早稻還要高,可以達到每畝700多公斤。

早稻和晚稻加起來,每畝產出1300多公斤。在水稻畝產隻有100多公斤的宋朝,這產量簡直是天文數字。

要是傳出去,估計整個大宋百姓都要把楊建國供起來封為稻神。

早稻收獲後經過一係列的曬乾、脫穀等程序,變成潔白飽滿、晶瑩剔透的大米。


最新小说: 神豪,但日常係 我們[暗戀] 惠妃不想養崽(清穿) 從夢魘肝到不可名狀 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 重回宿敵年少時 國運:開局死諫,祖宗李二看麻了 戰帝換龍腰子,下山禍害老婆去了 上錯婚車,錯娶千億女總裁 亡夫兄長竟是她曾經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