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歸根結底,都是那兩句話。
叮囑江羨和陸斌,以後要好好過日子。
老年人就是這個樣子,總喜歡一句話反反複複的說。
江羨上輩子的時候,她的奶奶也是這樣,總是為了一件事情,而再三叮囑她。
出發點總是好的。
江羨聽著,麵上也絲毫見不到一丁點不高興的表情。
耐心的很。
陸父一直都在一旁看著幾人,瞅著這一幕,心中期盼已久的,三兒子終於娶到了媳婦。
他隻覺得自己的這一身病,仿佛都好了一大半。
人都精神了不少。
陸母那邊,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
“你這孩子,是個好的,陸斌交給你,我放心。”
“彆的媽不敢保證,但是陸斌這個孩子,是我從小帶到大的,他什麼脾性,我太了解了。”
“這麼多年以來,他為了我們老兩口子,屬實也是吃了不少的虧。”
“雖說你爸和我,現如今都要靠著藥物來維持治療,但是我們老兩口,也不想拖累你們。”
“我們會想法子,給你們減少點負擔的。”
畢竟是久病。
雖說是親生兒子,但是這麼多年以來,人心都是肉長的。
陸斌為了給他們老兩口看病,基本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每天都在努力賺錢。
從最開始的扛麻袋,到後來的各種活計,隻要給的錢多,他就都乾。
這當媽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彆提有多難受了。
可偏偏她那個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壓根就沒有那個本事,想要叫兒子不要那樣辛苦了。
但是,老兩口多次提出來放棄治療,最終都會被陸斌凶上一頓。
明明家裡麵,是有三個兒子的,結果這家庭的重擔,卻隻落在了陸斌一個人的身上。
陸父陸母心中,看了就彆提有多難過了。
他們兩個,也是從年輕的時候過來的。
彆人家的男孩子,在陸斌的這個年齡,正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
可偏偏卻被他們,給硬生生的拖累了。
對於這個兒子,他們就彆提有多虧欠了。
所以,在身體狀態有所好轉以後。
陸父和陸母兩個人,也是想了不少的法子,來做點零工,來補貼家用。
陸母和陸父兩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能乾的主,所以,他們便托人打聽了不少,可以在家做的零活兒。
最終,他們打聽到了,隔壁村有一個火柴廠,那邊急需糊紙盒的工人。
他們老兩口身體不行,所以就隻能,將紙盒的半成品帶回家裡來做。
雖說工資少了一半,但是好歹,也是能賺點錢,來貼補家用的。
糊一個小紙盒一分錢,十點小紙盒就是一毛。
陸母和陸父兩人,最多一天可以糊二百個紙盒,那麼換成工錢,就是整整兩塊錢。
這樣的話他們老兩口,每個月還能有固定的六十塊的收入。
也算是一筆數額不小的進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