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過敏了怎麼辦?”
江淮寧:“還有另外一種外殼的納米機器人可用。”
另外一種是更仿生的,價格略貴20%,主要是保存成本增加了。
當然了,如果有同時對兩種過敏的倒黴蛋,那就隻能預先使用一些如糖皮質激素之類的藥物預防過敏。
再不濟,也還有價格稍高的方案,就是定製生產一些不會被免疫排斥的機器人,醫保報銷後大概是五六萬。
三個方案,讓研究員的心徹底放下,投入到了檢測當中
納米機器人的檢測緊鑼密鼓地進行了半個月。
在江淮寧忙碌於各種數據的時候,克萊因被徹底禁止生產,而且還被議會列入禁藥,一旦私自生產售賣,將被判處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最高死刑,並且所獲利潤將全部充公,加倍罰款。
這個法案是溫蒂·克拉克一手推進的。
但這個條例隻是一個開始。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議會又連續推出了30多條法律,包括但不限於取消了“以金贖罪”“以錢買身”的律法,增加了政府對法律的掌控,讓法律看上去更加平等。
“我們相信,我們並不是隻有在法官的審判天平上增加金錢這一單位才能讓國家獲得更多稅收,才能夠保障社會福利的實施。”
“這麼做是政府的無能,也是對正義的褻瀆,女神的公正天平上從來不應該被放上金錢,任何立法的通過應當出於民意和國家未來的發展,而不是被資本所推動……”
雪萊:“克萊因已經給了我們足夠多的教訓,10億多人的慘痛經曆,應該讓我們學會反思並改正,我們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
“從今以後,任何新藥上市,都至少要經曆100到一萬次的檢驗,並將其檢測結果公布在國家藥物網上,拿到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合格證,否則視為違法銷售,按照情節嚴重程度的不同,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因藥物不合格或未告知副作用造成多人死亡和終身不可逆傷害的,最高判處死刑……”
幾條法案,增加的都是對資本的限製。
按道理,資本應該出手了。國第二富豪在這些法案頒布後,態度卻顯得十分曖昧。
暗地裡有不少富豪不滿,當然也有老實做生意的,暗自希望競爭對手在法案出來後可以倒黴。
老實人,不代表不能希望自己的競爭對手因為犯法然後進去吧?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做做夢也沒什麼。
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在克萊因患者越來越焦慮的時候,創想正式發布了生物納米機器人。
而雪萊也在同一時間在自己的社媒上公布。
她花了五萬億請江淮寧研究,但納米機器人的所有權依然屬於創想,屬於江淮寧。
江淮寧隻需要為她提供第一批納米機器人即可。
這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劃算的買賣。
花國人驚訝,創想沉浸的這些時間,原來是去搞大動作了。
外國人震驚,納米機器人居然也成功登入現實了嗎?
這個世界,越來越玄幻了。
而克萊因患者,則是興奮中又夾雜著擔憂。
價格會不會很貴?
紛紛催促國家快點去探探口風。
[價格多少啊?家裡還有三十多萬存款,夠用嗎?]
[醫保能報銷嗎?]
[國外的可以買嗎?我們可以第二個買嗎?]
[我出一個億,隻要一份納米機器人治療我的病。]
[不是克萊因病也能用嗎?身體長了東西,醫生說開刀風險很大,我就一直靠著新生續命,這個能徹底治好我嗎?]
麵對網絡上的各種疑問,創想很快就回應了。
創想科技:應董事長要求,我司的生物納米機器人已與國藥達成合作,由國藥代售並納入醫保,它對大部分增生組織的去除都有一定效果,急需者可前往醫院測試觀察醫保報銷後費用約2000~,此價格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