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大隊羅家村座立在南方西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以山地為主,山態是這裡的根脈,這裡有最好的山,水,四麵環山,周圍被連綿不斷的高山包圍著,平均海拔比一般地區高出上百米,這裡的人平均壽命都比較高,有長壽之稱。
南方天氣比較為暖和,可以種植兩季,南方雨水量充足,可以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有很多:水稻、花生、芝麻、紅薯、土豆、甘蔗、黃豆、黑豆、綠豆……等各種農作物。
勝利大隊是村與村之間共同組成的,村民們的房子都是相鄰靠山而建,距離不會很遠,也不會很近,但是靠兩條腿走還是有走斷腿的可能性。
羅家村可種植農田地麵積較少,當地農民以種植稻田為主,其他為輔,每當農忙完隊長就會帶領大家上山開荒種地。
勝利大隊知青點
知青點男點長:劉紅軍
知青點女點長:馮德華
現在是上工時間,知青點了除了兩位點長,其他人都在地裡上工,知青點長為了等新知青的到來,所以上午沒上工。
知青點比較簡陋是一座用磚坯砌成,建築結構圍成的小院子,院子裡有四間不大的茅草房子,堂屋在中間供知青們吃飯、學習使用的,堂屋的旁邊是一間廚房加柴房,把男女知青的屋子分隔開,左邊是男知青的屋子,右邊是女知青的屋子。
院子裡有一道半隔著的土坯牆,牆的頂部用木頭架著,搭著個草棚,供知青們洗漱使用,院牆邊還有一口水井方便知青打水。
馮知青帶著她們去女知青的屋裡,打開門進去隻看見的是一個不大的房間,裡麵有五張上、下鋪,床是左、右靠牆排放,左邊有三張床,靠牆的右邊有兩張床,這裡已經住了五位老知青,加上她們這四個,九個女知青
剛好能住的下,秉承著先來先得的原理,五張下鋪床已經被老知青先占了,隻剩下五張上鋪,眾人看著屋子,一時都愣住了。
都是上鋪沒得選,誰讓她們來得晚,李夢然看見眾人還在發著呆,一手將一個背包放在右邊隻有兩張床的靠外麵的床鋪上,也算是占了個坑,心裡想的卻是還是要找機會自己蓋房子,要不然這麼多人,一人打一聲呼嚕整晚都不用睡了。
陳萍萍也眼疾手快的把她的行李放在李夢然的隔壁床鋪上。
馮德華提醒眾人把自己的行李也歸置好。
何芳芳看著這居住環境,忍不住委屈的一下子哭了出來,哇……!
又開始作妖,耍著大小姐脾氣不願意住,說從來沒有住過這麼小的房子,想著以後再也沒人寵著自己了,想著這些天的委屈,再也忍不住哭的更大聲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大顆大顆下掉。
但是沒有人理她,搭了那麼久的車,走了這麼長的路,大家都很累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整理著自己的行李,說不失望也是假的,以前再怎麼差也是住城裡,一下子到了這裡,落差感還是有的。
馮知青看著何芳芳這樣子,唉氣的搖了搖頭,知道怎麼勸都沒有用,還是要自己調整過來,看著這個比她小好幾歲的女孩,又想家中自己一手帶大的妹妹,不禁對她又多了幾分心疼。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馮德華告訴她們自己已經下鄉三年了,她是從川市來的,一直在等回城的機會,這一等就是三年,聽到這裡大家都沉默了。
把時間留給她們安頓。
這時村長羅建設和他的兒子羅保強,把他們幾個人的糧食給送過來了,一人100斤,五十斤二道米,三十斤紅薯,三十斤土豆,這些都是大隊先借給他們的,等到秋收之後是要還的,到時候用工分還,如果工分不夠還可以花錢抵扣。
和村長道了謝,拿起自己的糧食回屋了,村長也沒為難他們,都是半大的孩子,來到這也不容易,告訴他們明天可以休息一天不用上工,可以去公社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明天早上七點有牛車去公社,要去的知青就要看著點時間出門,讓他們不懂的問老知青,說完便離開了。
為了接這幾個新來的知青,忙碌了一上午他自己也還沒吃響午飯,這裡的人平時為了節省糧食一般吃兩頓,夏收、秋收農忙的時候才吃三頓,
馮知青交待完讓她自己自己整理東西就去做午飯了,如果要和他們一起吃的,就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一起蒸,於是眾人紛紛的拿出自己的糧食,道謝後,又回去繼續整自己的行李。
何芳芳見沒人理她,不哭也不鬨了,看著剩下最後中間的那個床鋪,又有點不想住,她不喜歡睡在上鋪,喜歡穿裙子的她,爬上爬的感覺很不方便。
房間裡誰都沒有出聲一片寂靜,眾人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包括李夢然,雖然原主是睡過柴房,但是她並沒有,從小也是萬千寵愛長大的,一時間也沒適應過來,隻是比她們多活了十幾年見過各種場麵,會比她們好一些。
這一群可是真正的十幾歲小姑娘,噢不,還有女主,女主也是重生的,她比誰都適應良好,從火車上她就注意到了,從開始到現在她一點驚訝都沒有。
這裡傳來了一陣鈴聲,原來是知青們下工了,沒多久有陸陸續續的知青回來。
中午吃的是簡單蒸紅薯,和素炒青菜,一碟鹹菜,男男女女加起來有十七個知青,看著老知青他們吃的津津有味。
這些新一來的知青看到這些菜色一點胃口都沒有,三兩口把碗裡的紅薯吃完,這個時候是不能浪費的。
因為下午老知青們還要上工,所以簡單的打了個招呼就去休息了,說等晚上下工後再給她們辦個簡單的接風宴。
青菜是老知青們種的,每個知青都會分到一塊自留地,可以種菜吃,隻不過地這是要自己去開荒。
新的知青都靜靜地坐在堂屋裡。
此時氛圍無比的壓抑。
曾經的他們又是怎麼度過,這艱難的歲月?
喜歡搬空家底去下鄉請大家收藏:()搬空家底去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