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站坐落在村子中央,跟村民的家挨得很近。這是大隊長特意讓人新蓋的一座小房子,裡麵有兩個房間。為了照看好設備,馮知青得搬過去住。
這天,馮知青要搬家。李夢然和陳萍萍趁著中午來到了廣播站。村民們都已經走了,裡麵隻剩下馮德華和劉秀之。村民們有的送來了自家曬的菜乾,有的送來了自家做的大醬。知青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劉秀之,送了幾個雞蛋。
陳萍萍送的是一斤江米條,李夢然送的是一個搪瓷缸。她在還沒搬出知青院的時候就留意到,馮知青一直用的水杯是竹子做的。想到之前她還上山幫忙找過自己的情分上,就送個必需品給她吧。反正這些東西自己也不缺。
馮知青捧著嶄新的搪瓷杯,喜歡得不得了,拿在手上都舍不得放下。她還是第一次收到彆人送的這麼好的東西!她以前那個杯子,還是父母換給她用的。兩人把道喜的話說完,看著她屋裡亂糟糟的還沒收拾好,也不好多打擾,聊了一會兒就走。
馮德華熱情地邀請她們晚上過來一起吃暖房飯,她們以晚上有事為由婉言拒絕了。馮知青這人確實不錯,但是想到要和那一群知青吃飯,她們就不願意了。
知青裡的女知青馮德華搬走後,就隻剩下劉秀之一個人。她眼巴巴地看著馮知青收到大家送的禮物,滿臉都是羨慕之情,尤其是那個搪瓷杯。要知道,她也是因為家裡兄弟姐妹眾多,才迫不得已下鄉的。
劉秀之感慨道:“這個李知青可真是大方啊,一出手就是搪瓷杯,這在供銷社買,不僅要好幾塊錢,還得要用票!難怪之前李紅英和肖秀蘭會對她心懷嫉妒,大概就是見不得彆人好。”
馮知青趕忙說道:“李知青是個心地善良的人,這或許隻是她為了感謝之前的那件事罷了,我們可不能隨意去編排彆人。”說罷,她又關切地看著劉秀之,囑咐道:“現在知青點就隻剩下你一個女知青了,你自己一個人住要多加小心,遇到事情就去喊隔壁的男知青。”
劉秀之向她微微頷首,表示自己明白,然後又說:“聽說我們村又要來知青了,也不知道會來多少人呢。”
馮德華:“這就不清楚了,是聽說有這麼一回事。”
劉秀之歎了一口氣道:“也不知道李知青和肖知青在農場那邊怎麼樣了,相處了這麼久,一下子人都都沒了。”
馮德華:“以後不要提她們了,她們都是咎由自取,怨不了彆人,所以說害人之心不可有,同樣也要小心不要被彆人害了去。”
劉秀之明白地點了點頭。
馮德華:“好了,我們先收拾東西吧,晚上還要喊知青點的人來吃暖房飯,要早點把東西收拾好才行,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
等到她們收拾妥當,已經是晚上五點多之後,眼看大家都快下工了,馮德華和劉秀之才開始做飯,今天是她搬家的第一天,咬一咬牙把自己珍藏了好久的臘肉拿了去來,打算做一大份臘肉炒辣椒,雞蛋炒韭菜,一把韭菜裡麵敲幾個雞蛋下去也算是個葷菜了,再來一個大醬拌青菜,這菜還是在表知青點自留地摘的,一份鹹菜,一鍋二道米稀粥,這已經是比他們平時吃的要好很多了。
劉紅軍領著眾知青過來的時候,看到這樣的菜色也是眼前一亮,大家都不是空手來的,都會拿一點東西,
何芳芳,趙誌強,周麗雲也去,這次他們倒是沒空手去,因為知道是搬家暖房,馮知青又是唯一的廣播員還是有意交好的。
周麗雲拿了二兩紅糖,趙誌強拿了瓶罐頭,何芳芳則帶了一斤瓜籽,這些禮相對彆的知青來說都算是很不錯的了。
劉紅軍眼尖一進門就看見了放在桌子上的那個嶄新的搪瓷杯,一臉羨慕地問是誰送的?幾個男知青知道是李知青送的後也不禁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早點去追求李知青,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何芳芳則一臉不屑地小聲嘀咕就她愛出風頭。
趙誌強也在想這個李知青真是大方。
周麗雲想的卻是這些肯定是蕭同誌送給她的,要不然以李夢然的家庭條件怎麼會這麼大方,上輩子要是她家這麼有錢也不至會把她賣掉。
這一頓吃的也還算是愉快,天黑前也就都散了。
自從村裡多了個廣播站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以前,有通知需要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各種事情,無論是重要的緊急的通知還是一些日常的消息,都要靠大隊長親自去傳達。這樣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現在有了廣播站之後,一切都變得輕鬆起來。有通知隻需要將需要傳達的內容交給馮知青,然後讓她在廣播站裡念讀就可以了。馮知青那清晰而響亮的聲音會通過廣播傳遍整個村莊,無論村民們身在何處,都能及時聽到消息。
這樣一來,大隊長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東奔西走了。而且,由於廣播的傳播範圍廣、速度快,信息能夠更迅速、更準確地傳遞給每一個村民。
清晨和傍晚,馮知青還會為村民們村子裡,為大家念誦從書中摘錄下來的優美詩句,或是講述報紙上刊登的有趣故事。
喜歡搬空家底去下鄉請大家收藏:()搬空家底去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