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俠鎮的雪停了,但寒氣仍裹著殘雪往人骨頭縫裡鑽。
陸九淵站在同福客棧門口,望著鎮口那頂青呢小轎,轎前兩盞羊角燈在暮色裡泛著冷白,燈麵用金線繡著六扇門的虎頭紋——果然是郭巨俠到了。
"陸先生。"白展堂縮著脖子從門裡擠出來,手裡的抹布早被凍成硬邦邦的條兒,"佟掌櫃說二樓雅間備了女兒紅,您看......"
陸九淵抬手理了理領口,繡冬刀的刀柄隔著粗布衣裳硌得他心口發疼。
他記得三天前在說書時提到"六扇門的刀快不過江湖的嘴",當時台下有個穿皂靴的漢子把茶盞捏得哢哢響——敢情是給郭巨俠遞了話。
"請郭捕頭上來吧。"他轉身往樓裡走,靴底碾碎幾片殘雪,"再讓小郭切兩盤醬牛肉,要帶筋的。"
青呢小轎的簾子掀開時,積雪從轎頂簌簌滑落。
郭巨俠踩著官靴跨出來,玄色披風上還沾著未化的雪粒子,腰間的虎首大環刀擦得鋥亮,刀鐔上的六扇門印記在暮色裡泛著冷光。
他身後跟著兩個帶刀捕快,站在階下便收了腳步,隻垂眼盯著自己的鞋尖。
"陸先生好眼力。"郭巨俠上到二樓,解下披風搭在椅背上,目光掃過陸九淵腰間的繡冬刀,"某在鎮外就聽茶棚裡的老丈說,七俠鎮的雪停了,陸先生的書場要開新章。"
陸九淵斟了杯酒推過去,酒液在杯中晃出琥珀色的光:"郭捕頭這杯酒,是聽書,還是問案?"
郭巨俠端起酒盞,指節在瓷壁上敲了敲。
他年近五旬,眼角的皺紋像刀刻的,但一雙眼睛仍亮得紮人,"某在六扇門當差三十年,見過的江湖人比鎮外的雪片還多。
可像陸先生這樣,一張嘴能讓華山派改劍譜、讓丐幫幫主結義的,倒是頭一個。"
陸九淵夾了塊醬牛肉慢慢嚼著,喉結動了動:"郭捕頭是覺得在下攪了江湖的局?"
"局?"郭巨俠突然笑了,酒盞重重磕在桌上,"江湖哪有什麼局?
不過是有人想當執棋的,有人偏要當落子的。"他傾身向前,虎目微眯,"某今日來,是想問陸先生一句話——你說的"天尊",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陸九淵的筷子停在半空。
他想起三日前在破廟遇見的灰衣人,那人遞來半塊青銅虎符,說"天尊要見陸先生",此刻虎符還在他貼胸的布袋裡,貼著心口發燙。"楊蓮亭、葵衫。"他放下筷子,"這兩個名字,郭捕頭可聽過?"
郭巨俠的手指突然頓住。
他正夾著的牛肉片"啪嗒"掉回碟子裡,油星子濺在玄色衣襟上。
他盯著陸九淵的眼睛,像是要把人看穿,"楊蓮亭是日月神教左使,半年前在黑木崖失蹤;葵衫......"他喉結滾動,聲音突然低了下去,"是先皇最器重的女官,三年前隨一隊秘衛出京,再沒回來。"
陸九淵注意到郭巨俠說"葵衫"時,指尖輕輕抖了一下。
他想起上個月在揚州聽書,有個老太監抹著眼淚說"葵姑娘最會唱《玉樹後庭花》",原來竟和皇室有這層淵源。"上個月在洞庭湖,有船家說看見葵衫和楊蓮亭同乘一艘烏篷船。"他盯著郭巨俠的表情,"船帆上繡著團龍紋——不是普通的龍。"
郭巨俠的背挺得更直了。
他端起酒盞喝了一大口,酒液順著嘴角淌到下頜,"團龍五爪,是皇室秘衛的標記。"他突然扯過披風裹緊身子,像是突然冷得厲害,"某當年帶她練刀,她總說"捕快的刀是斬惡的,不是護主的"。
誰能想到......"
"郭捕頭可惜她?"陸九淵斟滿自己的酒盞,"還是可惜那把本該斬惡的刀?"
郭巨俠猛地抬頭。
他眼裡的光暗了暗,又慢慢亮起來,像是被風吹得忽明忽暗的燈。"某可惜的是,"他指節抵著眉心,"當年在千佛山剿匪,她為救我擋了一箭。
箭簇紮進肩胛骨,她咬著牙說"郭大哥,我這把刀還能砍三十個土匪"。"他突然笑了,笑得眼角發紅,"現在倒好,她的刀砍向誰,某都不知道了。"
樓下傳來說書人的吆喝聲,混著茶客的哄笑。
陸九淵望著郭巨俠泛紅的眼眶,摸了摸布袋裡的虎符,開口時聲音輕得像歎息:"天尊要的,怕是比江湖更大的局。"
郭巨俠的手按在虎首大環刀上。
刀鞘與木桌摩擦出細碎的聲響,"某在六扇門,管的就是天下的局。"他盯著陸九淵,"陸先生既然知道這麼多,可願與某同查?"
陸九淵沒有回答。
他望著窗外漸濃的夜色,雪地上不知何時多了行梅花印,是哪家的貓跑過。"郭捕頭可知,張真人近日在武當山閉關?"他突然轉了話題。
郭巨俠一怔,隨即眯起眼:"皇帝上月批了折子,說要......"他頓住,目光在陸九淵臉上轉了兩圈,"某聽說真人的《太極要論》新注了三章,皇帝很是看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九淵笑了。
他端起酒盞和郭巨俠碰了碰,酒液在盞中晃出細碎的光,"看來這江湖的雪,還得再下幾場。"
郭巨俠起身時,玄色披風掃過桌角,帶翻了半碟醬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