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許家莊隻是自己賺錢,沒有影響到芝麻村的利益,芝麻村的村民除了羨慕嫉妒恨,倒也沒有更多的感覺。
但是等許家莊的新村路修通之後,芝麻村的村民們發現,許家莊不但賺了錢,還可能斷了他們村的財路,他們開始疼了。
國道從芝麻村這一側經過,很多村民靠路吃路,不管開住宿飯店還是做點小生意,總歸是個營生。
但現在許家莊修了條高標準的新路,很多過路的司機出於好奇,都喜歡拐個彎從新路走,看看新鮮。
反正隻有7公裡,也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高標準二級公路,雙向四車道,寬敞整潔,視野開闊,沒有小電驢往來穿梭,也沒有行人時不時橫穿馬路,駕車體驗賊好。
綠化也很漂亮,各種名花苗木不要錢似的往綠化帶裡栽,一眼看不到儘頭的椰子樹,漂亮極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看到了熱帶風光,從這裡經過心情都會好上幾分。
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從芝麻村這段國道經過的車流量大為減少。
芝麻村這一段依靠國道生存的飯店、旅店以及其他店鋪的生意直線下降,芝麻村村民的收入也就大受影響。
此消彼長,崔壩村、陳鋪村的路段,店鋪的生意則越來越好,天天向上。
如此一上一下,誰的心理會不失衡?負麵情緒簡直天天爆棚。
負麵情緒總要發泄出去,總不能相互發泄吧,怎麼辦?就像某位前輩說的那樣,揮刀向更弱者。
於是,大家似乎很默契地找到了發泄的對象,張發財一家。
首先,張家在村裡是小姓,單門獨戶,是標準的軟柿子;其次,張發財家有足供大家嘲諷的笑料。
一開始大家還隻是暗地裡議論、笑話,漸漸的,就變成公開嘲諷擠兌了。
各種風涼話、難聽話不要錢似的甩過去,砸得張發財一家人臉上生疼。
張發財天天在家裡無能狂怒,他不恨自己,隻恨刁旺啟和葛三妹。
如果不是刁家父子,當初也不會分村,那現在一天掙一萬的人裡麵也有自己一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天天被嘲諷擠兌。
如果不是葛三妹,就算分村了,自己閨女也不會和許非退婚。
作為許家莊的親家,自己是不是也能過上好日子?就不信他許非發達了不孝敬他老丈人。
有了許家莊和女婿撐腰,誰會嘲諷自己,敬著還來不及!
和她父親的情況不太一樣,張巧麗沒有心情去怨恨誰,隻是一味地心塞。
最近這幾天更是塞得不想出門,也不敢出門,一出門就感覺有無數道奇奇怪怪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
而且那些人的嘴巴張張合合,不知道說些什麼,反正張巧麗感覺肯定不像說好話。
對於退婚,現在張巧麗不但後悔,還極其地難受。
張巧麗終於受不了這種無休無止的折磨,開始和父母商議對策。
“爸,媽,我後悔了,我們不應該和許家莊退親,現在還有辦法補救嗎?”
張發財沒好氣地道:“咋補救?親都退了,彩禮也還回去了,還簽了協議。
“要怪都怪你媽,誰讓她耳根子軟,那葛三妹一攛掇就聽進去了。
“十裡八鄉誰不知道葛三妹不是個好東西,她跟許家莊有仇怨,肯定憋著壞呢,你媽當時真的是失心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