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一旦冒出來,就越發覺得可行。
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多嘗試幾次,總能培育出適合農村小規模使用的生物治汙品種。
許關先去查看了村裡的那幾個大坑,大的四五畝,小的一兩畝。
就在村子裡或村子邊上,具體怎麼形成的已經沒人說得清楚。
似乎從來就在那,沒有人想過要填上,也沒有人問這裡為什麼有個大坑,問了也不知道。
現在氣溫還比較高,在劇烈的蒸騰作用下,老遠就能聞到不算好聞的氣味,偶有一陣風吹過,那氣味就濃烈幾分。
大坑似乎已經把“藏汙納垢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各部分“分工”明確,坑底是汙水,坑的斜坡上以及坑沿兒則是各種固體垃圾。
最多的就是各種顏色的塑料袋,另外還有沒有回收價值的生活垃圾、爛衣破布、煤渣以及碎瓷碗碎玻璃等。
一陣風吹過,掛在小灌木、草叢上的塑料袋發出呼啦啦的響聲,歡快而熱烈。
在其中一個大坑的邊上,許關還發現了一叢讓他意外的植物。
北方可不怎麼常見,倒是以前的武俠小說裡麵比較常見,蒙汗藥界的扛把子——曼陀羅。
這株曼陀羅開花正豔,像一片片下垂的白色的大喇叭。
遇見就是緣分,許關找來工具,直接把這一叢曼陀羅挖走了。
然後移栽到自家院子裡,打算有空了就改造著玩玩,說不定會有什麼新想法。
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尋找合適的植物進行汙水治理。
許關圈定了一個範圍,首先是要有一定的吸附或分解汙物的能力;其次還要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再次,不能有毒或者氣味難聞。
在這三條的接觸上進行改造,可以節省大量的實驗時間。
因此,選來選去,在水蔥、菖蒲、水葫蘆、浮萍、蘆葦以及荷花之間最終選擇了荷花。
在這一群水生植物中,論去汙能力,荷花可能差了點,但在顏值及受歡迎程度上卻一騎絕塵,無可匹敵。
這樣,如果研製成功,多占用幾畝水麵也就不顯得那麼浪費了,會成為村裡的一景,成為村民茶餘飯後散步消遣的地方。
許關找人在食堂附近挖了一個幾十平米的小水池,打算在這裡做實驗。
主要是食堂的汙水量大管飽,而且穩定產出,之前都排到附近的一個大坑裡麵了,現在正好用來做實驗。
這天,許關繼續在小池塘裡研究荷花,上午九點多,何以安又來釣魚了,聽說許關在種荷花,就跑來瞧稀罕。
“許大哥!”何以安遠遠地揮手,朝許關小跑過來,沒跑幾步,不料就把頭發跑散了。
頭發被側麵刮來的風一吹,把眼睛遮住,她不得已停住了腳步。
她也不放在心上,把頭發撥了撥,讓自己的小臉露出來,再繼續往前走。
許關不由得出言提醒道:“你小心點,這附近的土很潮濕,有點鬆軟。”
何以安道:“沒事的許大哥,我很敏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