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震驚的是,這滴溶液裡麵竟然發現了“老朋友”:嗜矽酸鹽菌!
他對這種細菌可太熟悉了,從細胞壁到細胞核,甚至染色體都了然於胸。
這……是怎麼回事,嗜矽酸鹽菌怎麼會出現在這個小球裡?
而這個小球又為什麼會在大水坑裡麵?
這豈不是說,村子北麵的農田裡發現這種細菌並不是偶然?
它們在村子裡存在多久了?
那麼農田裡的那些細菌又是怎麼來的?莫非也是藏在這種球裡?
許關有些頭大,一切都好像一個謎,根本無從猜測。
為了獲得更多的信息,許關繼續研究這個小球的材料,耐高溫、高壓,很明顯像是一種特殊的耐火材料。
化驗成分,其中成分大部分竟然是各種矽酸鹽,其中以矽酸鋁、矽酸鈣居多,但分子的排列方式跟普通的矽酸鹽截然不同,而且密度相差甚大,可以說是天差地彆!
很像矽酸鹽纖維通過某種特殊手段進行了泡發,形成了類似氣凝膠一樣的東西,保持高強度防火性能的同時,重量也變得極輕。
打個比方,就好像把白糖變成了,然而這個卻強度很大,用磚砸都砸不扁。
現在,這一小團“”就是用各種矽酸鹽製備而成的,比氣凝膠還要高級一點,製取難度也更大,至少許關沒有聽說過類似的材料。
至於裡麵的嗜鹽菌……這絕對不像巧合,更像是特意用這種矽酸鹽材料將細菌包住,以方便保存。
而嗜矽酸鹽菌是惰性細菌,不需要空氣,隻需要有矽酸鹽成分就能生存。
如此,這個小球既是嗜矽酸鹽菌的“庇護所”,也是它們的“食物”。
可以讓細菌生存很長時間,如果最後“庇護所”被吃出一個窟窿來,那麼這些細菌就可以重見天日。
這個“庇護所”還兼具抗高溫抗高壓的性能,不容易被壓扁,就算麵臨上千度的高溫灼燒,內部也能保持常溫。
這簡直就是天才的保存方法,近乎完美!
是誰把這種小球丟在了許家莊,或者說藏在了許家莊?
許關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這個小小的貧困村,這麼多年,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什麼高層次的人才,要是有人刻意留下來的,自己父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許關真的很希望是父母留下來的,因為父母去世後被送回家的時候隻有兩壇骨灰。
有關方麵的解釋是,當時隻發現了兩人的屍體,旁邊沒有任何遺物。
也就是說,父母除了骨灰,沒有留下來任何東西。如果這東西是父母留下來的,也算是父母的遺物了。
但如果真是父母所留,為什麼他們要把小球扔在大坑裡呢?而不是妥善保存或者直接交給爺爺保管?這一點似乎又有點說不通。
缺乏必要的信息,根本無從猜測。
現在隻能確定,這東西出現在許家莊並非偶然,一定是有人特意遺留或藏匿的,有可能是自己的父母。
許關也不內耗,暫時放下思索,把小球和菌落妥善處理保存,希望以後能夠解開這個秘密吧。
喜歡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請大家收藏:()基因改造後,我帶全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