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發改局局長,向遠方對流動博士團的內情自然是門清,把能說的都說了。
說白了,就是由國家某部委牽頭,組織那些農林方麵的教授、博士們下鄉扶農、助農,幫農村解決實際問題,尋找致富門路。
當然了,也不是白乾的,事後在評職稱、榮譽、科研經費等方麵都會有所傾斜。
有些人可能對這些不屑一顧,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就是他們畢生追求的東西。
前些年倒還好,真正幫農村做了些事情,但是後麵就有些變味了,甚至成了一門“生意”。
博士團的事情還能理解,讓許關有點驚訝的是,這團裡麵竟然還有一個“熟人”——晟鄖舟。
這家夥先是在佳禾分公司溜達了一圈,佳禾倒了,就搖身一變,成了博士團的一分子。
不知道是諾克薩斯大學的名頭響亮,還是博士的頭銜好用。
可問題是,為什麼偏偏是芝麻村呢?
全縣四五個行政村,隨機選擇的概率隻有千分之二。
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巧合。
許關就有點搞不懂了,為什麼這些所謂的“熟人”,總會往自己眼前和周圍蹦達呢?
自己就長了一張招“熟人”的臉嗎?
……
接下來幾天,芝麻村來了一群教授博士的消息傳得滿天飛。
有說是縣裡請來的,給農業縣指點指點,說不定過幾年就能脫貧了。
有說是主動流過來的,因為名字就叫“流動博士團”,人家肯定是隨機流動的。
還有的說是都是犯了錯誤,或者麵臨下崗的,被國家發配到鄉下來戴罪立功的。
謠言確實很離譜,關鍵是居然還有人信。
芝麻村的村民似乎知道一些內情,這幾天漸漸有了底氣,甚至有些趾高氣揚。
之前“丟過的人”似乎在慢慢找回來,這麼一大群教授,還乾不過一個許關?
這次肯定能來個大的,說不定比許家莊跟陳鋪村搞的合作還要厲害。
於是,芝麻村的村民開始幻想起來,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為自己村造勢,有的甚至跑到許家莊的抖音評論區耀武揚威。
許莓也不慣著,見一個拉黑一個,心裡不斷吐槽。
這些人真是失心瘋了,八字還沒一撇呢,萬一搞不出什麼名堂,你們就不怕再丟一次人?
周邊有些村子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就覺得聲勢還挺大的,出於好奇,不斷有人去芝麻村去打探情況。
到了芝麻村一看,確實能看到不少陌生人在芝麻村出沒,搞各種測量、研究。
除此之外,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漸漸的,消息終於明朗了。
流動博士團在芝麻村考察了幾天之後,確定了要在芝麻村搞幾個實驗性的項目。
芝麻村的耕地很肥沃,但農田基礎設施一般,土壤汙染問題也比較嚴重。
建立藥材基地以及高品質綠色農產品基地不太合適,會導致藥材及農產品品種不佳,不過可以建設糧種基地以及苗木基地。
為此,博士團牽頭,聯係了好幾家農業方麵的企業過來,計劃采取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進行合作,打算在芝麻村開一個雙向簽約會。
雙向簽約會,意思就是企業和村民相互篩選,就好像招聘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