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訂購樹苗的事情許關暫時想不通,也就放下了,接下來的幾天,他帶著財務許苗專門去跑獎學金的事情。
這麼好的事情,縣政府、縣教育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當即聯係幾所學校的校長進來討論研究,製定細則。
不到一個星期,新鮮出爐的“興國獎學金”就正式落地了,堪稱光速。
“興國獎學金”麵向河灣鄉中心小學、河灣鄉第一初級中學以及即將搬過來的河陽縣第三高級中學等三所學校定向發放。
並不包括全縣所有學校,不然這點錢肯定不夠。
獎學金的細則一大堆,大部分都是針對如何監管、如何運營以及如何發放的。
至於獎學金的評選,非常簡單,甚至有點粗暴。
跟絕大部分大學獎學金評選的複雜規則不一樣,“興國獎學金”的評選規則隻有四個字:考試成績。
德智體美勞確實需要全麵發展,但獎學金隻靠成績說話。
鄉村地區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可能逆天改命的機會就是通過高考,不考成績說話靠什麼?
體育成績自然也算,如果能達到國家級運動員標準,或者在比賽中取得成績,也可以獲得獎學金。
華國現在的教育政策跟以前不一樣,不允許公布成績和排名,但並不是沒有辦法評獎學金。
一、二、三等獎都不是隻有一個名額,排名問題就被模糊掉了。
比如,一等獎三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四名,隻能知道名次在這個區間,並不算公布排名。
另外,獎學金的發放標準也訂得很高,幾乎是縣裡其他學校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
小學獎學金以班級為單位,獎勵前10名:
一等獎三名:1000元
二等獎三名:800元
三等獎四名:500元
進步獎若乾名:進步10名以上,獎勵500元,不限名額。
初中獎學金以班級為單位,獎勵前15名:
一等獎五名:3000元
二等獎五名:2000元
三等獎五名:1000元
進步獎:進步10名以上,獎勵1000元,不限名額。
高中獎學金以班級為單位,獎勵前15名:
一等獎五名:5000元
二等獎五名:3000元
三等獎五名:2000元
進步獎:進步10名以上,獎勵2000元,不限名額。
另外,取得體育、美術、音樂等競賽成績,以及取得國家級運動員稱號的,一次性獎勵3000到元不等。
許關沒有過度提高獎勵金額,這個標準已經不低了,很多大學的獎學金基本也就這個標準。
新聞裡,有些地方的中小學也爆出上萬、甚至數萬的獎學金,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無非是吸引眼球,目的不言而喻,沒有必要攀比跟風。
除了考試獎學金,還有高考獎學金。
考取京城top2大學的考生,一次性獎勵10萬元。
考取985大學的考生,一次性獎勵5萬元。
考取211大學的考生,一次性獎勵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