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懂點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數據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不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副縣長李須慶繼續彙報:“去年,河陽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8。
“去年,我縣第一產業農業實現增加值251.43億元,同比增長320.2。
“第二產業工業實現增加值136.6億元,同比……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長1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長496。
“全年實現稅收收入34.55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許家莊上繳稅收超11億元,占全縣總稅收的三分之一。
“此外,全縣‘清淨工程’順利結束,全縣範圍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9,初步實現了生產清潔、生活乾淨,自然環境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
瘋了,瘋了!
這些都是一堆什麼逆天的數據?經濟數據是百分之幾十、幾百的增長,莫非是小數點集體點錯了?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城鎮居民的兩倍多?!
農業產值比工業產值高了近一倍!?
數據的離譜程度簡直可以和美麗堅總統相媲美!
不過很多人漸漸反應過來,數據之所以離譜,不可思議,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是許家莊去年的業績大爆發,另一個原因是焜耀汽車落戶河陽,並帶動了相關產業鏈從新州往河陽轉移。
這麼一想,似乎也不是那麼假了,完全是有可能的。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那麼高,完全是因為許家莊的人均太高,才把全縣農村的平均數據拉得那麼高。
李須慶的報告發表完畢,縣長何嶽庭開始總結發言:“同誌們,雖然去年的經濟數據非常亮眼。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這些數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並不是我們的工作做得多好,而是我們運氣好。
“是因為許家莊的爆炸式發展,才帶來了全縣數據的飆升。
“工業產值及固定資產投入增幅巨大,是因為焜耀汽車及相關產業鏈的轉移。
“我們不能始終依靠偶然事件,以及一兩家企業進行發展,必須實現全縣的整體、協調發展。
“我要求,全縣各單位、各部門,一定要實事求是,狠抓落實,緊緊圍繞核心企業,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企業發展做好服務和後勤支持,提高行政效率和辦事效率。
“堅持在其位、謀其政、儘其責,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乾事創業上,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直播的熱度不斷增加,網友們的討論也是越發激烈——
“何縣長還是比較清醒的,河陽縣前兩年還是貧困縣呢,雖然增速快,增幅大,但絕對值並不高,才500多億,在山南省的縣級單位中也就是前15名左右的水平。”
“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去年的河陽縣在全省近100個縣級單位中才排名70名左右,前年更是在90名開外!”
“也就是說,河陽縣三年三級跳,從90多名一下子跳到了第12名?照這樣下去,明年是不是就要登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