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許家莊不買地,是因為人口少,底子薄,種不了那麼多地。
現在到了發展的瓶頸期,大量購買土地的時機已經成熟。
不過購買河陽縣的現有耕地自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不能成片成片地批量購買,管理起來很麻煩,許關也不想奪人飯碗。
華國的土地基本上分為兩種,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
集體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是農村穩定的基石,不可能大規模地出售。
之前購買新莊那4000畝土地隻是個意外,原本也是國有土地。
佳禾公司能買,許家莊自然也能買。
還是隻能購買國有土地。
大部分國有土地一般都是儲備起來,作為後備土地資源,留著進行各種規劃和經濟建設的。
不過還有一類國有土地,有點特殊。
這類土地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很難利用或利用價值不大,比如荒山、沙地、鹽堿地、汙染土地等等。
對於這些土地,各地政府自然也是想利用起來的,也會花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治理。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總有一些土地難以取得較好的治理效果,能維持現狀都很困難,就談不上開發利用了。
和其他省市一樣,山南省也存在大量這樣難以利用的土地。
其中大部分是風沙鹽堿地,都是以前大河多次泛濫、改道留下的“遺產”。
這種土地在山南省比比皆是,就連省會新州也不例外。
比如新州附近就有一大片沙地,足有數千畝。
原本還有少量植被,後來當地管理者突發奇想,乾脆破罐子破摔,反其道而行之。
將植被徹底鏟掉,改造成了沙漠景觀,每年竟然能夠吸引幾十萬遊客。
事實上,許家莊之前就坐落在一片巨大的沙丘之上,乾旱、風沙、鹽堿化嚴重。
許關之前就是利用這個bug,擴大了村民的宅基地麵積。
目前,許家莊一帶的治理效果還可以,基本上把沙丘挖平了,把土地的鹽度控製在了千分之二以下。
雖然還有一定的鹽度,但基本上已經不太影響種莊稼。
包括河陽縣在內,在一條狹長地帶上,分布著大量的這種風沙鹽堿地。
大部分都是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大沙丘,鹽堿度很高,大部分都在千分之五以上。
個彆地方能達到千分之八甚至千分之十,幾乎寸草不生。
為了維持這些地方的生態不繼續惡化,這些風沙鹽堿地很多都被收歸國有保護起來,嚴禁開荒耕種、砍伐放牧。
這些土地對各地政府來說可能是個累贅,但對許關來說,這可就是一個寶藏。
因為他有嗜矽酸鹽菌這個治理鹽堿的大殺器。
當初河陽陵園被水泥汙染,ph值高達12,鹽度高達千分之十,隻用了不到10天就能治理完畢,鬆柏恢複正常。
而這些風沙鹽堿地大部分的數值還沒有這麼高呢,治理難度隻能更低!
如果能夠買下來治理一番,許家莊將擁有大量的耕地可以使用。
許關上網查了查相關的資料,山南省這條狹長的風沙鹽堿帶,目前至少有800萬畝以上的難利用荒地。
不過,這裡麵到底有多少屬於國有土地,卻沒有相關的數據,網上找不到公開的資料。
找不到公開的資料,那就隻能找不公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