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5個基站,再疊加校園網的設備,山水科技學院完全不用擔心信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同時,這5個信號基站是由山水科技學院自己出資建設,不在兩家網絡運營商的試點建設範圍之內。
隻不過是這5個基站的工程由兩家網絡運營商旗下的施工子公司負責,學校直接支付工程款,也就不再走招標程序了。
5座信號基站建成之後,將會成為山水科技學院這一大片校區範圍的校園網主網架,搭配上其他的網絡設備,屆時將會出現一個信號穩定,網速飛快的校園網。
至於網絡寬帶,也有自己的走法,學校的各個建築裡麵都預留的有網線的管道,做好規劃就可以重新布線了。
申陽這樣做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以後的方便。
一般情況下,普通的學校校園網都會選擇和周邊供應信號基站,但很容易出現網絡擁堵的情況,為此申陽的這兩條網絡通道都是單獨的一條線接到通訊主乾道上的,不和其他地方共用,隻和學校相關的機構使用,比如附屬中專和導盲犬培育基地。
而一個信號基站每年的維護成本大概在5萬塊錢上下,單個信號基站的建設成本在60萬上下,因為是5g初期,基站的建設成本肯定是好一些的,但以山水科技學院目前的體量完全能夠承擔的起。
同時,學校區域原本規劃的5g信號區域,則是會從這些基站裡麵分出去一部分公用。相關的成本由幾方分擔。
這些涉及到校園網的一切,都被打包交給了兩家運營商,山水科技學院隻負責驗收和付錢。
對此,兩家運營商欣然接受,建設基站的錢是山水科技學院出,維護由他們負責,山水科技學院還會分攤一點維護費用。
運營商和學校都降低了成本,學校還得到了獨立且高速穩定的網絡,這簡直是一個雙方都穩賺不賠的買賣。
詳細的協議談妥之後,山水科技學院、華國聯網公司和華國電通公司山水市分公司、紅菊公司四方在山水科技學院圖書館簽署了合作協議。
簽署之後在山水科技學院進行了公告。
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建設工程,各方麵都做的很細致,對相關信息的公布也非常的及時。
所以山水科技學院的學生在公告發布的第一時間就收到了相關信息。都是學校軟件直接推送的。
“5個5g信號基站作為主網架形成校園網?”
“真的假的?”
“都在官網上公告了還能有假?”
“那網速不得直接起飛?”
“學校真有錢。”
“信號基站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貴。”
“我才辦的多動公司校園卡啊!”
“不著急,直接轉網不就完了。”
學生和老師們在收到公告之後也激動的討論了起來。
與此同時,相關的一些信息也傳到了音符短視頻上。
不光是學校的5g消息,山水市政府也在差不多的時間裡發布了關於5g試點的相關政策和規劃。
“我去。”
“山水市政府動作這麼快?”
“這就夠了初步規劃了?”
“這效率,值得表揚。”
“這肯定是要快點的,肥肉都送到嘴邊上了,要是不會吃那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