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試探損失八千人,繼續打下去,剩下的這四萬全搭進去都不夠,靖王很乾脆的下令停止進攻。
被蕭鼎耍了,這件事很丟臉,但靖王已經打回去了,可惜,冬季作戰實在是困難重重,無奈休戰。
起碼麵子上沒那麼難看。
至於剩下的四萬大軍怎麼辦,靖王的回複也很明確,前往最近的城池,根據當地能提供的糧草補給安置,同時加強城防。
待來年天氣暖和以後,糧草補給送到再行集結。
收到命令以後,靖王軍立刻行動。
在得知靖王軍已經分散到各城之後,怯薛軍、虎騎、白毦兵和陷陣營也啟程回了京都。
原本又是一個平淡的新年,但蕭鼎卻搞了點不一樣的,買了一堆煙花,在過年這天晚上帶著三姐妹欣賞了一番。
年後,錦衣衛傳來一個消息,離王麾下沒有叫蕭規的人,也沒有叫蕭貴的,雖然找到幾個姓蕭的,但這幾個人要麼年齡不符合,要麼出身可查,並沒有找到和前身父親家庭情況一樣的人。
不僅沒找到蕭規相關的消息,甚至田文鏡和趙攸這兩個名字也從未在離王麾下出現過。
這個消息保真,離王麾下一個謀士的把柄被錦衣衛意外掌握,一旦告訴離王,就是誅連三族的罪過。
除非田文鏡和趙攸是離王暗中收服的人,否則,這兩個人和離王毫無關係。
而離王暗中收服的人,錦衣衛很難查到。
錦衣衛確實厲害,但遠沒有達到無孔不入的地步,不是他們沒這個能力,而是他們出現的時間太短。
離王陣營已經成型,想混進去,混到離王身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前身的父親有多大本事,這個蕭鼎不清楚,但既然是文士,要麼為官,要麼當謀士,沒有其他路子可走。
暗中養謀士,少養幾個必要時派去敵方陣營坑敵人一把,但這個謀士必死。
這種謀士要麼欠了主家大恩,要麼就是給家人後輩謀求一條坦途。
如果趙攸說的是真的,蕭富貴可能就是被離王救了。
但也不對,蕭招娣雖然出身農戶,可好歹給他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沒道理讓父母兄弟得了所有好處,把前身這個兒子扔出去自生自滅。
所以還有其他可能,一是蕭富貴改名換姓,二是他在靖王麾下。
命令錦衣衛繼續對離王偵查,同時注意那種年齡符合,家境符合,但查不到出身的人。
其實還有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直接將田文鏡和趙攸抓了,錦衣衛的酷刑之下,什麼秘密都守不住。
但這是蕭鼎麾下唯二主動來投的文臣,蕭鼎不想對他們下狠手。
但隻要查到一點相關的線索,蕭鼎絕不留情。
天氣開始回暖,靖王那邊的錦衣衛也終於來信兒了。
他們沒找到田文鏡和趙攸在靖王麾下效力的相關消息,但趙攸的老師和上一代靖王關係匪淺。
趙攸的兩個師兄在靖王麾下任職,而且職位不低,一個是郡守,一個負責燕州馬場。
同時也沒在靖王麾下找到名叫蕭富貴和蕭規的人,其他姓蕭的人也不符合條件。
離王比靖王的地盤大,但靖王陣營卻沿用了大魏留下的官職,官員數量比離王麾下多。
調查起來需要更多時間。
蕭鼎得知情況之後,考慮再三,還是下令錦衣衛將田文鏡和趙攸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