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地圖看了好久,蕭鼎最終決定去靖州城大鬨一場。
進攻,遠不如守城殺敵的數量多,這關係著蕭鼎後續能購買多少軍隊的問題。
足夠的靈魂餘額才是蕭鼎最大的底牌。
逼著靖王來進攻他,利用守城的優勢,最大限度的消滅靖王麾下有生力量,積累靈魂餘額。
等靖王無力繼續進攻時,就輪到他收獲勝利果實了。
鬨事之前的準備工作可不少,尤其是撤離通道。
靖州是靖王的大本營,駐軍十萬,這是隨時可以調動的野戰軍,攻城拔寨的主力。
除了野戰軍,還有城防軍,根據錦衣衛傳回來的消息,靖州城的城防軍數量在兩萬左右。
靖州,物產並不豐富,在天下十三州當中,隻能算中等。
下轄七個郡,縣城總數超過一百座,總人口三百萬左右。
放在穿越之前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用窮鄉僻壤來形容。
但彆忘了,這裡是是封建社會,生產力在那兒擺著。
靖州城,這是靖州的中心,靖王所在的地方,蕭富貴也在這裡。
在靖州城大鬨一場之後的撤離方法,沒什麼比鑽地道更方便了。
蕭鼎下令在靖州城的錦衣衛挖地道,挖兩條。
到時候無法通過地道撤離,那就隻有強攻城門或者城牆,然後撤離。
隻不過從地道撤離更方便,因為麾下精銳可以躲在農莊空間,蕭鼎自己鑽地道就行。
而從城牆或者城門撤離,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將麾下精銳收進農莊空間,明顯不合適。
所以地道是首選,鑽幾個巷子,進幾個宅子,趁機將麾下精銳收進農莊空間就行。
所以必須要挖地道。
同時也要對蕭富貴府邸偵查一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至於帶誰,這個不用考慮,白毦兵和陷陣營,重騎兵就不帶了,他們有其他任務。
攻占蕭富貴在靖州城的府邸,一千四百名重裝步兵足夠了,而且撤離的時候也方便。
至於怯薛軍和虎騎,這個當然是吸引靖王增兵來進攻北方六縣了。
靖州城附近的駐軍越少,對他大鬨靖州城更有利。
命令發出去之後,蕭鼎帶著白毦兵,陷陣營,怯薛軍以及虎騎去了於台縣。
蕭鼎光明正大的在於台縣陳兵,自然引起了靖王麾下探子的注意,消息傳回去之後,靖王下令分散在各城的四萬多人集結,防備蕭鼎進攻。
蕭鼎要的就是這個結果,野戰,才是重騎兵最擅長的,陷陣營和白毦兵也不遑多讓。
一支支軍隊向著於台縣彙聚而來,超過半數之後,蕭鼎帶著兩千重騎兵出動了。
不接受投降,要麼死在重騎兵的鐵蹄之下,要麼潰散逃跑。
鑿穿,散射,蕭鼎帶著兩千重騎兵一擊即退,主打一個蠶食鯨吞。
咬一口就走,隻不過被兩千重騎兵咬一口,損失的士兵可不是個小數目。
第一天,商城係統的靈魂餘額增加了五千。
第二天,商城係統的靈魂餘額增加了三千。
靖王軍學聰明了,聽到重騎兵的馬蹄聲,立刻分散躲避。
第三天蕭鼎選擇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