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該怎麼辦之後,蕭鼎首先給藍天縣補充物資,之前的消耗補齊,又多準備了一些,物資倉庫塞滿之後。
蕭鼎將先登死士買了出來,就留在藍天縣,準備應對靖王以及燕州軍的進攻。
先登死士的統領叫袁剛,全員八百人,武器裝備除了重裝盔甲,長槍、大盾,戰刀,每人配強弩以及弩箭五十支。
有了先登死士,怯薛軍的戰力能好的發揮出來。
怯薛軍的缺額補齊,戰馬補齊,還留兩百匹戰馬備用。
隨後,蕭鼎將王博和兩千四百名背巍重騎兵收進農莊空間,離開藍天縣。
一路疾馳趕到於台縣,補充物資和兵員之後,繼續趕路。
根據錦衣衛傳來的消息,終於在命河縣找到了靖王麾下雲州軍。
放出背嵬軍,列陣,前進,加速,地麵在震動,隨後轟隆隆的馬蹄聲傳來,雲州軍慌亂之後立刻準備迎敵。
果然,雲州軍奉命會合,不是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不僅有準備,還是專門應對騎兵的。
雲州軍原地列陣,輕騎兵迅速在陣前兜了一圈,同時輔兵快速上前組裝拒馬樁。
三根削尖的的木頭,兩短一長,兩根短的交叉,長的搭在上麵,削尖的的那頭指向蕭鼎所在的方向,另一端抵在地麵。
三根木頭交叉的位置用繩子一捆,一個簡易版的拒馬樁就成了。
輕騎兵在陣前兜的那一圈也不是無用功,而是在布置串起來的鐵三角。
鐵三角朝上的一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
蕭鼎手握關刀,看了眼王博,後者立刻會意,第二套進攻方式。
隨著王博打出手勢,正在衝鋒的背巍重騎立刻從中間分成兩隊,在蕭鼎和王博的帶領下衝向雲州軍兩側。
自從知道靖王麾下搞出來拒馬樁和串成串兒的鐵三角後,蕭鼎就做過針對性布置。
雲州軍隻有五千輕騎兵,五千輕騎兵對上兩千四百名背嵬重騎兵,跟送菜沒什麼兩樣。
而現在的情況,雲州軍輕騎兵明顯沒有應戰的打算。
所以蕭鼎用了第二套進攻方案。
正常來講,行軍路上突然遇上敵人,還是重騎兵敵人,己方輕騎兵會第一時間應戰。
為步兵爭取布置防禦手段的時間。
這樣也能證明,在雙方中間,沒什麼對雙方騎兵造成傷害的東西。
可這次雲州軍行軍的時候,騎兵在前,接下來不是步兵,而是輔兵,是帶著簡易拒馬樁的輔兵,然後才是步兵和運送輜重的民夫。
發現蕭鼎帶著麾下重騎兵之後,輕騎兵在陣前布置鐵三角,然後撤回本陣,輔兵搭建拒馬樁,徹底阻斷蕭鼎直接發起衝鋒的可能。
而蕭鼎的第一進攻方案就是直接衝。
可惜,雲州軍早有準備。
畢竟蕭鼎不是第一次派兵偷襲正在行軍的敵人,雲州軍有防備很正常。
衝到雲州軍兩側,背巍重騎開始放箭。
能射殺多少敵人,這個不重要,重要是是儘可能的讓他們亂起來,給最後的衝鋒做鋪墊。
雲州軍的弓箭手不甘示弱,同樣以弓箭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