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結束,李綱與吳敏二人並肩走出中書省。
“相公今日之威,不減當年啊。”吳敏走下台階時,笑著說道。
李綱停下腳步,歎了口氣:“不過是強撐罷了。許中丞所慮,並非全無道理。江南之事,終究還是要等官家回來,以無上權威,一錘定音。”
“官家攜滅國之威而歸,這些許非議,不過是螳臂當車。”吳敏扶著欄杆,接著說道,“走吧,去宮裡一趟,將西征大捷的詳情,稟報於皇後娘娘。也讓她,早日安心。”
“理當如此。”
二人隨即乘轎,徑直往中宮而去。
皇後殿內,溫暖如春。
朱皇後正倚在軟榻上,聽著宮女念誦詩文。太子趙諶則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翻看一卷《資治通鑒》。
“李相公、吳樞相到——”
隨著內侍的通報,李綱與吳敏一同步入殿中。
“臣等,參見皇後娘娘,參見太子殿下。”
“兩位相公快快請起。”朱皇後連忙起身,在宮女的攙扶下,欠身還禮,“可是有了官家的消息?”
太子趙諶也放下書卷,站起身來,對著二人行了一個標準的叉手禮:“諶兒見過李相公,吳樞相。”
“太子殿下多禮了。”李綱與吳敏連忙回禮。
李綱這才從袖中取出那份《平夏敕報》,雙手呈上,聲音中滿是喜悅:“回稟娘娘,大喜!興靈路八百裡加急,西夏國主李乾順及其宗室,已儘數被擒!我王師大獲全勝,不日即將班師回朝!”
“當真?!”朱皇後接過敕報,看著上麵那熟悉的、蓋著玉璽的朱紅大印,喜悅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太好了……官家他……他平安無事……”
她精神一鬆,身子竟微微一晃,險些站立不穩。
“娘娘!”一旁的貼身女官林姑姑和侍立在側的禦醫,立刻上前扶住她。
“娘娘鳳體要緊!”禦醫連忙跪下。
李綱與吳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關切與一絲疑惑。
就在此時,一直侍奉在旁的林姑姑,見兩位皆是國之柱石,陛之心腹,便與皇後交換了一個眼色。朱皇後羞紅了臉,微微點了點頭。
林姑姑這才轉身,對著李綱與吳敏,壓低聲音,滿是喜悅地說道:“回稟兩位相公,大喜之事不止一樁。娘娘鳳體……已有三月之喜。因遵官家出征前‘若有喜,當秘而不宣,以防奸人加害’的密囑,一直未敢聲張。如今大捷傳來,國運昌隆,實乃雙喜臨門!”
“什麼?!”
李綱與吳敏聞言,如遭雷擊,愣在當場!
下一刻,這兩位須發皆白的大宋重臣,竟不顧儀態,同時老淚縱橫,對著朱皇後的方向,重重地跪了下去,額頭觸地,聲音顫抖!
“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李綱激動地說道,“陛下已有太子,如今再添龍裔,此乃血脈開枝散葉,國本愈發穩固的吉兆啊!”
吳敏亦是哽咽難言,連連附和:“正是!正是!待官家凱旋,聞此喜訊,定然龍顏大悅!此乃祥瑞之兆,預示我大宋必將中興!”
李綱強抑激動,站起身來,對著皇後鄭重一躬:“娘娘,此事重大,仍需保密!待官家回朝,由官家親自向天下宣布這份天大的喜訊!如此,方能將今日朝堂之上那些宵小的非議,一掃而空!”
他走出宮門,看著西邊的天空,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期待——一位攜滅國之威、又將喜得龍裔的中興之主,他的歸來,將讓所有魑魅魍魎,儘皆退散!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