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牡丹峰南麓密林深處。
\"將軍,\"王橫匆匆入帳稟報,\"金軍不再搜山了,大隊人馬正向開京聚集。\"
楊再興放下手中軍略圖:\"探得金軍兵力如何?\"
\"約有兩萬餘眾,另有攻城器械數十架。\"王橫道,\"看這架勢,金軍是要強攻開京了。\"
\"意料之中。\"楊再興冷笑,\"完顏習不失那廝吃了大虧,自然要拿開京出氣。\"
\"將軍,咱們是否出手相助?\"
\"助誰?\"楊再興反問。
王橫一愣:\"自然是助高麗軍啊。\"
\"王橫,你跟隨某這麼久,怎地還如此天真?\"楊再興搖頭,\"咱們此來,可是為了救高麗?\"
\"這......末將\"王橫恍然,\"將軍是說,讓金高兩軍自相殘殺?\"
\"正是此理。\"楊再興點頭,\"金軍攻城,必有傷亡;高麗守城,亦損兵折將。咱們何必插手?\"
正說話間,帳外傳來腳步聲。
\"何人在外?\"王橫警覺。
\"大宋上使在否?小的有要事稟報!\"一個蒼老聲音響起。
楊再興挑眉:\"宣其入帳。\"
不一會兒,一名身著高麗官服的中年文士,護著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步入帳中。
\"下官金富軾,叩見大宋上使!\"文士深深一拜。
\"原來是金使君。\"楊再興淡然道,\"何事如此匆忙?\"
金富軾麵露憂色:\"上使有所不知,金軍即將攻城,我主憂心如焚,特命下官護送世子出城避禍。\"
\"哦?\"楊再興打量著身旁少年,\"這位想必就是高麗世子了?\"
少年上前一步,恭敬道:\"孤王淳,見過將軍。\"
\"世子不必多禮。\"楊再興道,\"金使君,你們此來何意?\"
金富軾猶豫片刻:\"實不相瞞,我主已知開京難守,特命下官請求上使出兵相救。\"
\"救?\"楊再興笑了,\"金使君,你覺得某有能力正麵對抗兩萬金軍?\"
\"這......\"金富軾語塞。
\"某軍雖有三千精兵,但要解開京之圍,力有不逮。\"楊再興攤手道,\"實在愛莫能助。\"
王淳急道:\"將軍,若開京失陷,孤父王必有不測!還請將軍念在兩國友誼份上......\"
\"世子言重了。\"楊再興打斷道,\"某非不願相助,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金富軾眼珠一轉:\"上使,若開京不保,高麗必亡。高麗一亡,金軍兵力便可全數北歸,對貴朝可是大大不利啊。\"
\"金使君此言有理。\"楊再興若有所思,\"確實不能讓金軍輕易脫身。\"
\"那上使的意思是......\"
\"某雖不能正麵解圍,但可另想他法。\"楊再興緩緩道,\"若世子願意配合,或可保高麗不亡。\"
王淳眼前一亮:\"願聞將軍教誨!\"
\"某意如此:開京雖難保,但世子可退守他處,重立朝廷。\"楊再興道,\"江華島四麵環水,易守難攻,正是立足之地。\"
金富軾暗暗點頭:\"將軍所言極是,江華島確實是退守良地。\"
\"不止如此,\"楊再興繼續道,\"某可助世子在江華島立足,號召各地抗金。如此一來,金軍便無法脫身,隻能在高麗耗下去。\"
\"可父王那邊......\"王淳擔憂道。
楊再興麵色一沉:\"世子,某實話實說,開京一旦被圍,國主凶多吉少。與其兩敗俱傷,不如保存實力,圖謀複國。\"
\"將軍的意思是,放棄父王?\"王淳不敢置信。
\"非是放棄,而是無能為力。\"楊再興搖頭,\"某若強行救援,不但救不了國主,還會葬送三千精兵。到時高麗徹底完了,誰來為國主報仇?\"
金富軾在旁勸道:\"世子,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王淳沉默良久,終於點頭:\"既如此,一切聽將軍安排。\"
\"世子英明!\"楊再興讚道,\"某這就派人護送世子前往江華島。\"
\"那父王那邊......\"
\"某會派人潛入城中打探消息,若有機會,定會相救。\"楊再興隨口應道,\"但世子也要做好最壞準備。\"
金富軾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上使,若我主真有不測,世子便是高麗正統。到時還請上使鼎力相助。\"
\"自然,自然。\"楊再興點頭,心中冷笑:這金富軾倒是個明白人,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隻是不知,某何嘗不是如此想法?
\"將軍,\"王淳問道,\"孤到了江華島後,該如何行事?\"
\"世子先在島上立足,某會派人協助。\"楊再興道,\"另外,要廣發檄文,號召各地忠義抗金。\"
\"孤明白了。\"
\"金使君,\"楊再興轉向金富軾,\"你熟悉朝中情形,可否聯絡各地官員?\"
\"下官定當儘力。\"金富軾道,\"隻是如今群龍無首,恐怕......\"
\"無妨,有世子在,名正言順。\"楊再興道,\"況且,某會暗中相助。\"
金富軾心中暗喜:這楊再興果然有意扶持世子,到時某便可挾世子以製宋軍,豈不是一舉兩得?
楊再興看出金富軾心思,亦是暗笑:這廝以為某會任其擺布?真是可笑。
\"王橫,\"楊再興吩咐道,\"傳令李隊長,派五百精兵護送世子前往江華島。\"
\"遵命!\"
\"還有,派出信使,分赴河東、河北、汴京,速報高麗戰況。\"楊再興道,\"就說金軍主力儘在高麗,河東河北兵力空虛,正是出兵良機。\"
\"明白!\"
王淳疑惑道:\"將軍為何要如此說?\"
\"世子有所不知,\"楊再興解釋道,\"金軍在高麗投入越多,我朝越有利。河東河北若知金軍主力南下,必會趁機北伐。到時金軍首尾不能相顧,高麗複國有望。\"
\"原來如此!\"王淳恍然,\"將軍真是深謀遠慮!\"
金富軾亦是暗暗佩服:這楊再興確實厲害,一石三鳥之計。
\"好了,時間緊迫,諸位抓緊準備。\"楊再興起身,\"某還有軍務要處理。\"
\"將軍,\"王淳問道,\"孤等何時出發?\"
\"即刻就走,耽擱不得。\"楊再興道,\"金軍攻城在即,路上恐有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