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卻不為所動,他看著淮南王,眼中滿是悲涼:
“為了江山社稷?兩位皇兄若是真為江山社稷,就該齊心輔佐父皇,穩定朝綱,而不是率領大軍兵臨城下,挑起內亂!
如今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百姓生靈塗炭,你們這般行徑,豈不讓父皇痛心?
為了皇位,你們不惜挑起戰火,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讓皇室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如此行徑,又有何顏麵自稱是為了江山社稷?”
九皇子的話語如利箭般,直直刺向稟王和淮南王的內心。
稟王和淮南王的臉色愈發難看,他們沒想到九皇子竟敢如此毫不留情地斥責他們。
淮南王怒目圓睜,正欲再次反駁,卻被稟王抬手攔住。
稟王眯起眼睛,看著城樓上的九皇子,冷冷地說道:“九弟,多說無益。這天下,終究是強者居之。今日之勢,你我各為其主,莫要再做無謂的掙紮。”
稟王的聲音冰冷刺骨,如同臘月的寒風,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另一邊,馬蹄聲如雷,夏承終於率領著大軍匆匆趕到。
一時間,戰場上氣氛愈發凝重,稟王、淮南王、夏承與九皇子四人目光隔空相視,眼神中各自蘊含著複雜的情緒,仿佛無數暗流在洶湧湧動。
九皇子看著夏承,神情痛心疾首,高聲說道:“大哥,父皇向來仁慈,當初已然放你一馬,你為何還要執迷不悟!”
他的聲音裡帶著深深的無奈與惋惜,試圖喚醒太子的良知。
夏承卻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與怨憤,大聲反駁道:
“老九,少在本宮麵前惺惺作態了!本宮乃大夏長子,自出生便被立為太子,這天下本該就是本宮的!
可父皇呢?這些年對本宮不理不睬,卻偏偏對你疼愛有加,憑什麼!他要將本宮太子之位也給你嗎?”
夏承的雙眼因憤怒而布滿血絲,仿佛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九皇子聽著夏承的話,心中一陣悲涼,搖頭說道:“大哥,父皇對我們兄弟皆一視同仁,何來偏愛之說?
你身為太子,本應以身作則,輔佐父皇治理天下,可你卻為了一己私欲,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各方勢力兵臨城下,百姓受苦,國家危在旦夕,難道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九皇子言辭懇切,希望夏承能幡然悔悟。
夏承卻絲毫不為所動,反而越發激動:“哼,少拿這些大道理來教訓本宮!皇位,本宮誌在必得。今日,誰擋我路,誰就是我的敵人!”
夏承揮舞著手中的馬鞭,指向九皇子,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
稟王和淮南王在一旁冷眼旁觀,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此時,皇城外的天空仿佛也被這緊張的氣氛所感染,原本晴朗的天空漸漸被烏雲遮蔽,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三十萬禁軍士兵們看著劍拔弩張的幾位皇子,心中愈發忐忑不安。
皇城外劍拔弩張之時,皇城內的太叔家,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此刻,所有人都齊聚一堂,偌大的廳堂內,竟無半點多餘的聲響,安靜得讓人有些心慌。
太叔公川柱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姿挺拔,雖年事已高,但身上那股威嚴的氣勢卻絲毫不減。
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透著曆經滄桑後的沉穩與睿智,隻是此刻,眼眸深處隱隱有一絲憂慮。
太叔知遠和太叔知衡分立兩側,神色肅穆。
太叔知遠微微皺眉,緊抿著嘴唇,雙手不自覺地握成拳頭,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的某種情緒。
太叔知衡則一臉凝重,眼神中透著思索,似乎在權衡著什麼。
眾人皆沉默不語,各自懷揣著心事。
整個廳堂內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氛圍,仿佛有一塊無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終於,門口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令人窒息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