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眾人眼神詫異。
心中卻是暗自撇嘴,腹誹不已。
若是真如胡亥所言,那倒是天下一大好事。
可這所學院可不是當年的稷下學宮,而是一座徹徹底底的大秦學院,怎麼可能任由他們傳承所學。
荀夫子斜睨了眼位於文臣之首的李斯。
沉吟片刻後,出言說道:“不知胡亥公子,入大秦學院的學子是否為各家學子。”
“荀夫子,此言有誤。”
胡亥搖搖頭,笑道:“入我大秦學院的學子可在各院之內隨意學習,接受百家言論學說,怎可為各家子弟。”
胡亥此言一出,荀子登時明悟。
這所大秦學院不隻是想要擁有各家傳承,還想讓各家傳承相融合,最終為大秦所用!
漸漸地。
其餘諸子百家與一眾文武大臣也都紛紛明了胡亥的言語背後所隱含寓意。
就在眾人默然思索之際。
道家北冥子出言淡聲道:“道家北冥子攜天宗願入大秦學院。”
胡亥聽到此言,不由笑了笑。
“北冥子前輩率先入我大秦學院,我自當歡迎至極。”
看看道家天宗的現任宗主曉夢,以及幾位一同前來的天宗長老,胡亥笑著道:“我知曉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因此特許道家不必像其他各家一般入大秦學院開設分院。”
“除鹹陽城中的大秦學院總院之外,其餘分院皆是不設道家分院,道家可在天下群山中擇其選址建立道場,傳承所學。”
“唯一的要求就是道家的各個道場需每年向總院彙報情況。”
此言一出,道家眾人皆是眉眼含笑。
這樣獨屬於道家的待遇,的確是讓他們心中感到舒心。
看著道家眾人臉上顯露的笑意,百家之人隻得暗自氣呼,誰讓他們沒有做這第一個站出之人。
然而唯有大秦的文武群臣才明白。
胡亥給出道家如此應許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北冥子首先站出來。
而是因為那位遠在百國大陸周遊的張道陵。
隨著道家做出了選擇,其餘百家也紛紛作出同樣選擇。
其實說是選擇,卻也沒有選擇可言。
他們此刻就是站在這鹹陽宮中,難不成還能說出拒絕的話語來。
一旦拒絕的話,那他們的後果與沒有前來觀禮的墨家與農家還有什麼區彆。
誰人都清楚在這個情況下選擇拒絕的後果。
因此自是無人會做出這等愚蠢之決定!
龍椅上的嬴政眸光落到了站在百家眾人之中的張良身上。
僅是稍稍一瞥,便不再關注,轉向他處。
眼下,這大秦天下已定。
張良再也無法翻起什麼浪花起來。
他的未來也就隻是一個儒家書院裡麵的儒生罷了!
即便嬴政知曉張良有著驚天大才,可那又如何!
這大秦朝堂之上的眾人,哪一個不是有著經天緯地的大才。
他又何必去在乎一個所謂的張良。
更關鍵的是,他的十八公子胡亥手中還有一個召喚係統。
想到這裡,嬴政的視線徑自挪開,落到了胡亥身上。
雖然最初分發係統之時,嬴政對於胡亥得到的召喚係統除了知曉一個名字之外,對其他的功能了解不多。
但長期時間下來,嬴政也是在聽聞胡亥心聲之際,對於這個召喚係統了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