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幽山來人的事情悄無聲息,沒有半點傳揚開來。
大秦皇城依舊是人滿為患,每天都有數不儘的人流在城內城外穿梭,這樣的龐大人流也使得內閣不得不將大秦皇城的擴建提上日程。
這座大秦皇城還是當初大秦一統三大王朝之後建造起來的。
當時城中也僅僅是有著五十萬從百國大陸那邊一同而來的大秦百姓,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秦疆域在擴大,大秦皇城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皇朝中心。
而今……
大秦皇朝坐擁整座碧雲州,以及其他周圍幾座州域也有屬於大秦的疆域。
這樣的廣袤疆域。
大秦皇城要還是原來那般大小,豈不是沒有皇朝氣度。
於是,內閣便是將大秦皇城的擴建列為大秦發展計劃當中的一部分,但各方人流的彙聚湧動不得不使這個計劃提到了最先的位置上。
這一次,大秦皇城將直接擴張原來麵積的二十倍大小,力求超越碧霞城,一舉成為碧雲州第一城!
大秦皇城在擴建……
皇朝的各地郡城也都在按部就班的發展中。
大秦學院院主胡亥舉薦的六百多位官員,直接幫助內閣緩解了燃眉之急,所有官員被派遣到各地,各司其職。
前世的官員經曆,令所有人都如魚得水,沒過多久時間就將自己管轄之地,管理地井井有條。
當然……
這其中也是有著大秦銳士的震懾。
宛若黑色洪流一般的大秦銳士給所有百姓都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一個完全由修士組成的百萬大軍……
誰還敢在背地裡麵有異心啊!
那是自找死路嗎!
在大秦銳士的威懾下,各地郡城的世家大族,以及城中的地痞小幫全都是配合郡城官員的治理,半點反應都沒有。
一個個大秦軍營按照軍部部署落在各地。
一方麵是為了震懾。
另一方麵是為了禦守。
大秦皇朝周邊除了北邊緊鄰的臨淵州外,還有東域的四大州域。
其中玉海州和頂華州已經有不少疆域被大秦皇朝所占領。
而另外的千山州和寒山州則是因為侵入碧雲州的皇朝提前撤走,並沒有和大秦皇朝產生碰撞。
現如今,大秦皇朝在玉海、頂華二州邊疆地域各有五十萬大秦銳士鎮守,在另外的兩座州域則是半點全無。
故此,武安君白起直接借助駐紮各地的軍營,向兩座州域邊疆各自派遣四十萬大秦銳士,已做禦守邊疆。
這八十萬大軍,由淮陰侯韓信和戰武侯王離統禦。
至於蒙武候蒙恬則是被派遣去臨淵州鎮守,之前一直替代白起鎮守臨淵州的李靖則是成為了蒙恬的輔佐。
如此……
內外安穩之下,大秦皇朝終於進入了久違的平靜期。
這種休整對於大秦皇朝,還是第一次,至少是進入青天界以來的第一次。
大秦學院的分院在不斷的擴建中……
大秦皇朝第二屆科舉考試開始……
……
大秦皇朝的突然平靜,令周圍幾座州域的一眾勢力都是傻了眼。
他們本來還都等著大秦皇朝和大金皇朝、福華皇朝大戰,他們作壁上觀,最後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呢!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