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處佇立在密室門口,手指於門框之上輕輕叩擊兩下。這並非特定暗號,僅是他慣有的細微動作——恰似虞媚兒每逢緊張之際,便會下意識摩挲耳朵上銀環的習性。
“準備好了嗎?”他於門外詢問。
屋內傳來一道低沉的聲音:“進來吧。”
門伴隨著吱呀一聲緩緩推開,一股淡雅的檀香撲鼻而來。屋內光線黯淡,唯有幾根修長的蠟燭在石壁上投射出搖曳的光影。正中央端坐著一位身形瘦削的男子,身披灰色鬥篷,兜帽拉得極低,僅露出下巴以及一截蒼白的手指。
此乃他們第三次會麵,然而吳一處依舊未能看清對方的麵容。
“上次你提及欲談合作。”那人開口,聲音仿若自遙遠之處傳來,“此刻又如何?”
吳一處並未急於回應,而是自空間中取出一張折疊規整的地圖,平鋪在桌上。地圖上以紅筆圈出數個關鍵要點,旁邊還張貼著幾張戰鬥後的現場照片。
“防禦效率提升了40,資源利用率提高35。”他指著相關數據闡述道,“這些絕非空洞之詞,而是切實存在的成果。”
灰袍人沉默數秒,手指輕輕摩挲著桌角的一道裂痕,“但我們無意成為你們。”
“誰說要讓你變成我了?”吳一處微笑著,“我們所追求的是融合,並非吞並。”
灰袍人抬起頭,兜帽之下終於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眸,“理念融合?聽起來仿若一場思想實驗。”
“倒不如說是一種生存策略。”吳一處落座,語氣變得鄭重,“虞媚兒曾帶領一個小組,將你們的儀式舞蹈改編為戰術協調訓練。成效頗為顯著,至少比單純靠喊口號要強得多。”
灰袍人微微皺眉,“你是想讓我們摒棄傳統?”
“當然不是。”吳一處搖頭,“我旨在讓傳統得以存續,而非成為發展的阻礙。你期望守護自身的文化,我亦想保全我的團隊。但倘若雙方都固執堅守各自的規矩,最終隻會相互拖累。”
灰袍人凝視著地圖良久,終於輕聲說道:“你知曉‘思想共振理論’嗎?”
“略有耳聞。”吳一處點頭,“大致意思是,當兩個群體的理念相近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協同效應,對嗎?”
“沒錯。”灰袍人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你竟知曉這個。”
“我身邊有知曉之人。”吳一處聳肩,“故而我認為,與其各自為戰,不妨嘗試能否共振出全新的事物。”
灰袍人沉默片刻,緩緩點頭:“好,我同意。”
會議室裡人員密集,空氣中彌漫著汗水與紙張混合的氣息。
“理念融合研究組正式成立。”吳一處站在講台上,目光掃視台下眾人,“由李鐵柱擔任協調人,負責監管整個項目的推進。”
台下有人低聲嘀咕:“這真的有用嗎?”
“有用。”吳一處直接回應,“此前三次任務延誤,兩次源於語言不通,一次是因禮儀衝突。你若覺得多餘,那你大可繼續浪費時間去解釋為何不能觸碰人家頭領的帽子。”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哄笑,氣氛頓時輕鬆不少。
“還有問題嗎?”吳一處挑眉。
無人應答。
“那就開始。”他說道,“首個試點項目:跨文化戰術演練。”
演練場地設置在東側山穀,黃土漫天飛揚,塵埃在陽光下如金粉般跳躍。
“聽好,”吳一處站在沙盤前,手持一根木棍,“你們采用的是節奏式指揮,我們運用的是信號旗搭配手勢。當下,我們要將二者結合。”
他轉身在沙盤上繪製出一個簡易圖示,“通用語搭配手勢,雙教練交替主導。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