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甘州丹霞山,則於後世大名鼎鼎,就是耳熟能詳的網紅打卡地張掖五彩丹霞。丹霞地貌是由中國地質學家命名的一種地貌類型。基本定義就是“有陡崖的紅層地貌”。丹霞一詞句出《明嘉靖南陽府誌校注》:稱河南南召丹霞山每至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穀,色若渥丹燦如明霞。
張掖丹霞被評為世界十大地理奇觀之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在丹霞地貌周圍有成片的彩色丘陵,不同色彩的岩層錯落交替、色彩斑斕。張掖丹霞在地理地質上是冰溝丹霞的窗欞宮殿式丹霞為標誌,彩色丘陵的七彩丹霞隻是附帶。有後世某導演挑戰國人智商底限的《三槍拍案驚奇》將七彩丹霞彩色丘陵)捧紅,人傻錢多的觀光客絡繹不絕而來。未來的經驗告訴穿越眾:張掖丹霞可圈地生財。哪怕具較高價值的窗欞宮殿式冰溝丹霞是為正主,哪怕被有識之士諷為舍本逐末,我們也要充分尊重廣大的智障遊客,也要充分尊重經驗
距離嘉峪關關城20公裡處的13平方公裡區域內分布著魏晉時期的古墓葬一千餘座,有“地下畫廊”之稱。20世紀70年代先後發掘了18座墓葬,9座為畫像磚墓。共出土760餘幅磚畫,形式多為一磚一畫、半磚一畫或幾塊磚組成的連環畫。內容取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有反映農耕、養殖、采桑、宴居、出行、軍事操練、狩獵等內容,都是生活、勞作圖景,男女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再現。其中的5號墓出土有中國郵政形象大使《驛使圖》。這位郵遞員很有意思:他騎在紅鬃馬上,頭戴進賢冠身穿右襟寬袖衣足登長靴,左手舉木牘文書。驛騎四蹄騰空,信使則穩坐馬背,反襯出驛馬速度的快捷與信使業務的熟練,特彆是驛使臉上五官獨獨缺少了嘴巴,意在表明昔日驛傳的保密性。這種真實又寫意的手法對後世中國的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幅《驛使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西北邊疆驛使馳送文書的情景及古代郵驛使較早的形象資料。
曹少在後世當差時的工資卡是郵政儲蓄銀行的卡,綠色借記卡的卡麵上圖案就是此《驛使圖》,記憶尤深尤歡暢。因此,黑山漢墓即後世新城魏晉墓必須拿下,否則這些珍貴的磚壁畫難保被破壞掉!
懸泉置的甘泉從古至今流淌幾千年不曾枯竭,其甜水保障了嘉峪關駐軍的生活用水,也為挽救李又熙的生命出了大力。懸泉置遺址則見證了我大漢朝常慧多次出使西域的辛勞和解憂公主的為國分擔。漢代驛站分三個等級,置、騎、亭,置是最高級彆。懸泉置是當年絲綢之路上最高等級驛站。共出土漢簡兩萬餘枚,其時代始於西漢武帝至魏晉前後延續近400年,為漢簡出土之最。從出土的簡犢得知,懸泉置在西漢時名“敦煌郡效穀懸泉置”,該名在唐代仍在沿用,宋以後漸廢外人無知其名。
甘肅懸泉置遺址出土文物的三個最:
最早的“環境保護法”:遺址中發現的牆壁題記《使者和中所督察詔書四時月令五十條》為西漢時由王莽奏呈、以太皇太後名義頒布的詔書,涉及農事活動安排與自然生態保護的禁令,是我國發現最早的關於環境保護的法規。
最早的書寫紙:懸泉置遺址出土了460餘件紙張,其中的10餘張上有墨書,這是國內外發現的最早的書寫紙。
最完整的漢代私人信件:遺址中發掘出字數眾多、保存完整的漢代私人信件《元與子方帛書信劄》:元寫信給子方,請子方給自己買雙皮鞋、五支質量好的毛筆;請子方看望一下經他推薦任記差的次孺,並給家屬寫封信;請子方給呂安刻私印;請子方給郭營尉買響鞭。
“嗇夫”是縣級以下官員的稱謂,“置嗇夫”是管理郵驛係統的行政長官。漢帝國的郵驛係統是五裡設郵、十裡設亭、三十裡設驛傳或置。元康五年懸泉置置嗇夫撰寫的公文《過長羅侯費用簿》記載了懸泉置在接待長羅侯常惠使團第五次過往懸泉置去烏孫國商討解憂公主和親烏孫時在懸泉置產生的費用。這個常惠是和親到烏孫國的解憂公主的好朋友。
對懸泉置遺址進行保護無關孔方兄,完完全全是大漢朝的鐵粉曹少力主的文物保護項目。足見此人愛錢不假,以漢民族為榮的民族自豪感亦發自內心。
從瓜州出發,沿著隱沒於砂礫的古時官道向南,在不見人煙的極旱荒漠中騎馬兩個時辰,前方橫亙一條巨大的溝壑和寬大的河穀。順著類似衝積扇一樣的坡道下到河道邊,跟前這條幾欲斷流的有著寬大河床的河流就是疏勒河的主要支流踏實河因河邊長著榆樹,又名榆林河。無邊荒漠上陡然劃開一條裂穀,總是令人激動。
榆林窟開鑿在榆林河峽穀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窟中壁畫和塑像的年代從初唐始經五代、宋、西夏、元至本朝。榆林窟藝術水準不僅不比莫高窟低,在某些方麵要高出不少來。在後世,人民大會堂甘肅廳陳列有《觀無量壽佛經變》,這幅作品被稱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作,可是這幅壁畫並非出自敦煌莫高窟,而是來自瓜州榆林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榆林窟與附近的鎖陽城時稱苦峪城)於正德初年遭廢棄,百餘年裡聽任風吹沙埋已然殘破不堪。李又熙對佛教石窟造像著實沒有丁點興趣,待36個在古書堆裡爬格子的老夫子們如蒼蠅撲向腐肉後,自己則策馬踏沙去看鎖陽城遺址。
大本營所說的鎖陽城乃是取了城中城外遍地生長的鎖陽之名。城名苦峪,始於漢代,在漢代是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為瓜州郡苦峪城,保留有相當完整的唐代城市布局。至於後世,為國內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漢代州郡級古城,城池格局和軍事防禦體係基本完好。唐初名將薛仁貴官至瓜州長史,西征到達苦峪城,被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圍困城中,老將程咬金殺出重圍去長安搬救兵。薛仁貴發現此處遍地長著一種植物,類似紅蘿卜,名叫鎖陽,便挖來充饑解渴才堅持到救兵到來。鎖陽城址及其周圍6處漢唐古城堡以其形製之複雜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遺存之豐富為國內罕見。這裡的古代軍事防禦係統和烽燧信息傳遞係統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範本,這裡的古墾區及古代水利灌溉係統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標本;其滄海桑田的沙漠化演變過程也是中國西部最典型的活標本。
遙望遠處祁連雪山和大片荒漠,李又熙心中默念邊塞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詩中提到的孤城就是腳下的鎖陽城,而詩中的玉門關並非敦煌北與陽關齊名的那座漢代玉門關,唐代玉門關在鎖陽城北25公裡處。
鎖陽城址往東1公裡處有大小11座塔林,最大的叫塔兒寺,此處唐時是占地萬餘平米的一座大寺,風化後成了塔狀土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他赴印度取經曾路過瓜州,在此講經說法半月有餘,遇見禮佛的胡人石盤陀。此人就是《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原型。塔爾寺周圍有幾處萬人坑,風沙把土層刮掉後就露出來層層疊疊的白骨,為唐末瓜州被吐蕃占領後實行的大屠殺中被屠的百姓。
李又熙不忍先輩的白骨曝露荒野,下得馬來推沙去埋。不料推掉淺淺一層砂礫便又露出森森屍骨,想要掩埋城中被吐蕃屠殺的先人屍骨非他一人力量所及。他跌坐於白骨中長歎口氣。這些先輩的遭遇與西方麵軍何其相似。坐在白骨堆中的李又熙已下定決心:待到了梁山,拚死也要把心中所圖講出來,決不能讓西方麵軍6800壯士折戟沉沙,如同鎖陽城中的白骨這般為世人遺忘和遺棄!
敦煌莫高窟整體拿下亦萬分地順利,整個石窟給人感覺便是沙洲寂寞冷,既無白道卡要又無黑道勒索。此大好局麵得益於嘉靖七年退守嘉峪關實行閉關自守,沙州在邊塞之外,成為吐蕃與回鶻人的遊牧地。隨著土地沙化日益嚴重,葉爾羌吐魯番棄之如敝帚,敦煌又或者是沙洲成為荒無人煙之地,莫高窟於短短百年從興盛沒落到荒蕪,成為無人問津之所。
36個老夫子先按梁山司給出的圖紙給洞窟編號,然後鑿開17號窟的封牆,將庫內從地上一直壘到窟頂的密密匝匝的經卷、曆代官府文書、繡畫、法器等一個不拉全部裝車待運梁山圖書館收藏。經半天的嘀咕與吵架,終否定原方案中把壁畫整體揭下來裝箱運回施州的設想,實施預備方案:即對112號窟中《西方淨土變》壁畫整體拍照,並對圖中下方描繪的‘反彈琵琶伎樂天’圖案攝影拍照。對257號窟《九色鹿》壁畫整體拍照。李又熙再將保護名單中特彆標注的莫高窟第17、112、257號窟予以加固封閉。拿下莫高窟,文保與賺錢兼而有之。
曹少想好的,1兩銀子1張門票,隻能看10個普窟。你想看112、257等這種特窟,不好意思,10兩銀子看一次。還給你限人頭限流量,你有錢也看不到!這就叫饑餓營銷,大騙特騙那些死文人的錢。讓你沒看過‘反彈琵琶伎樂天’真跡的,都特麼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做完這些,考察工作行將結束。為首的老學究握住李又熙的手,老淚縱橫道:“想我當年漢武一朝,文有張騫公鑿通西域武有霍公去病驅逐匈奴,於河西列武威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敦煌沙州)四郡,據玉門關、陽關兩關,向西域開通絲路,而後設西域都護府將天山南北納入版圖。千年彈指一揮間呐!今日有你李軍長奮戰拓疆,正德八年至今日百二十年後我等中原人方能再立足這敦煌古郡。李軍長,你立有不世之功呐!”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