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澤陽站在原地,被村民們的話,反複鞭策。
他默默地聽著,以前的自己,名聲很臭。現在就是聽著,警醒自己,對鄧小英心軟,是不可能心軟的。
每個月給固定的孝順糧,給多,是不可能給多的。
他給疼他的爺爺奶奶,就算他們不要,給小黑狗吃,也不會給他們!
至於蔡敏君說,蔡國春偷偷對她們姐妹幾人好,那就讓她們姐妹幾人孝敬蔡國春,他不參與其中。
鄧小英聽著村民們的話,想反駁,架不住她們人多勢眾。
蔡敏君姐妹幾人被村裡的小夥伴圍著,開心地玩著。
“小君,你爸爸好厲害啊!那麼大頭野豬,說抓就抓!我以後可以經常跟你一起玩嗎?”
“小詩,我跟你歲數差不多,我們倆可以經常在一起玩哦。我聽說年後你們要去上學了,我爸媽也讓我年後一起去上學。到時候我們就是同班同學了,還能一塊兒去上學呢!”
希望小學在蔡家村大隊,柳江大隊和柳家村大隊的中間——方屋大隊。
附近幾個大隊念書的孩子,都會去希望小學。
彆看有四五個大隊在附近,但一個班的學生,連三十人都沒有。
年後,讀小學的人數,應該會增長不少。
“可以啊。到時候我們一起去上學。”蔡雅詩欣然同意,他們媽媽所在的大隊就是方屋大隊。
他們上學的希望小學,在外公和外婆家的另一邊,有一段距離。
隨著豬雜粥熬煮,一股濃鬱的香味飄散開。圍在附近的村民,用力地吸著。
豬雜粥對他們來說,是細糧,也是葷菜。
蔡建國看鍋裡的大米都熬爛了,整鍋豬雜粥都變色了,香得很。
“每個人回家拿自己的碗,沒有碗的,都不能裝啊。我這兒有大勺子,每人就一勺子,裝過的都不能裝。大家互相監督,堅決不能出現這樣的行為哈!”
聽到大隊長的話,村民們匆匆回家拿自家的碗,他們可是看過了,大隊長手裡拿著的勺子可不小。他們回家拿的碗,可不能小了。
轉頭一看,有些村民都已經準備好了。
在人群中,還有蔡澤陽的三叔三嬸,小叔小嬸一家。蔡澤陽朝著他們揮揮手,讓他們到前麵來,打招呼。
“三叔,三嬸,小叔,小嬸,你們帶堂兄弟姐妹他們排在前麵,我給你們裝豬雜粥。”
蔡國秋和梁芳華對視一眼,帶上自己的兒孫們走上前。
蔡國冬和何美玲跟著哥哥嫂嫂,也帶著兒孫們一同排上前。
蔡澤陽看著叔叔嬸嬸們後麵跟著的堂兄弟和堂姐妹,還有他們的孩子們,心裡還是有點感慨。
叔叔嬸嬸們比他爸媽能生,他們的兒子們,也能生。
三叔蔡國秋和三嬸梁芳華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們都已經出嫁,嫁到附近大隊,平時回娘家很方便。
五個兒子都結婚了,家裡都有兩個孩子。
蔡澤陽看了眼,有兩個弟媳,肚子裡明顯都懷著。
小叔蔡國冬和小嬸何美玲有六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還沒有嫁人,但已經在談著,想必年後就能辦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