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方婉怡從公社裡弄回了三台小型電力暖腳爐,分彆給了牛雨蘭,王秋和鄧小英。
在寒冷的冬天中,多一台小型電力暖腳爐,身子都能暖和不少。
牛雨蘭拿到電力暖腳爐,感受了一下,瞬間就愛上了這種暖和的感覺,整個冬天都在用。
尤其是覺得歲數大了,越來越怕冷。
以前還覺得能扛一扛,現在有十斤的大棉被,睡覺暖和。
可平日裡,牛雨蘭還是會覺得有點冷。
蔡言歸感受過一次,都喜歡這種暖暖的感覺。蔡澤陽看他喜歡,就弄了一個中型電力暖腳爐,他們夫妻二人還可以在裡麵坐著烤,聽著收音機,日子過得美滋滋。
王秋和鄧小英,同樣每天都在用。少用一天,都覺得不舒服。
明明去年跟今年的冬天溫度差不多,但有了電力暖腳爐,大家都更依賴電力暖腳爐,覺得外麵冷。
去年冷的長凍瘡,今年是一點兒都沒有長。
在公社內,甚至流傳,要想家裡人日子過得好,就要買一台電力暖腳爐。要想家庭和諧,就買一台電力暖腳爐。
孝順的孩子,要給父母買一台電力暖腳爐。
賴振海和阮良工手裡的電力暖腳爐售賣速度極快,但他們倆能搶到的數量不多。
他們倆人都清楚,不是他們彼此搶到的數量更多。還有其他人的速度更快,能調動的資金更多。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也摸索出一點兒規律。
方婉怡除了帶回三台電力暖腳爐,還帶回了一個好消息。
她拉著蔡澤陽的雙手,高興地昂著頭。
“阿陽,上回真的說對了。劉同誌把那批貨賣了之後,現在又弄到一個大訂單!”
方婉怡高興極了,這次除了定下她所做兩套衣服款式,還有她二妹方桂桂想出來的一套款式,堂弟妹林靜香想到的兩套款式。
每個款式,各兩百件,不管尺寸。
想做什麼尺寸,就做什麼尺寸。隻要是常規的尺寸,就可以!
五個款式,各兩百件,合計一千件。每一件的零售價都是十五塊錢,優惠價格還是十塊錢一件,共計一萬塊錢!
方婉怡光是想可以獲得一萬塊錢,她情緒就有點兒激動。
轉念一想,有點不好辦。對方要的貨期有點兒著急,她們三個人怎麼弄,速度都快不了很多。
“請人幫忙吧。家裡的堂弟媳們不是也想來幫幫忙嗎?問她們願不願意,如果肯來,我們就包飯,每天現結工資。”
都是自家人,沒那麼多講究。大家也不計較那麼多,能乾活就行。
方婉怡頷首,她跟堂弟媳們都相處過,感覺還不錯。
他們家時不時就會聚在一起,經常會在一塊兒聊天。見麵的次數多了,對彼此也有一定的了解。
“好。我等會兒就跟靜香一起去找堂弟媳們,問一問她們要不要來幫忙。”
方婉怡跟蔡澤陽聊了一會兒,就進她的工具房,關上房門,在‘手機’裡購買一百匹布料,都堆放在角落裡。
她每次買的不多,加上平日裡她會從外麵買,也可能從自家代銷點買。
她不會讓自己的工作間缺少布料,也很少有人會來她的工作間,不擔心有人發現。
確認布料數量足夠,方婉怡揣著兩千塊錢,在工作間等待著方桂桂和林靜香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