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蔡言歸和牛雨蘭家門口,開著一盞最亮的燈。
所有人在門口喝著小酒,暢聊著未來。
“聽說公社有店鋪可以租,我們想年後看看有哪間鋪子能租,我們打算租鋪子,賣燒鴨,燒鵝,燒雞和乳鴿。對了,還有煲仔飯。”
蔡清昌說著他們的打算,有了鋪子,他們家不用在外麵擺攤。
畢竟是賣食物的,有鋪子,瞧著都乾淨衛生。
最近集市裡擺攤的人數增加,集市內的衛生,就成了大家忽略的問題。
他們每一次都會把攤位的衛生弄好,該帶走的垃圾他們也會帶走,會留在原地扔到專門的垃圾池裡。
但有些人不會這麼做,賣一些小物件,倒對衛生沒什麼影響。
主要的影響,還是賣食物的攤位。
思來想去,大家還是決定看一看,公社裡有沒有鋪子出租。
如果有的話他們就租一間,如果沒有合適的鋪子出租,他們就買一間,按照他們現在的經濟實力,買一間是沒有問題的。
蔡國夏抿了一口茅台,感覺整個人都舒坦了。
“有鋪子自然是好的,下雨天也不用擔心沒有地方避雨。”
在公社居住的他們,自然是知道,之前的黑市已經成了如今的集市。
許多膽大的人們,都開始把自家的物品拿到集市裡售賣。
人多,局麵就亂。
“對!我們就是這麼想的。”
蔡博濤點頭,他有時也會到集市裡幫忙,對集市內的攤位也有所了解,所以當三哥蔡清昌提起,想在公社租鋪子。
他們全家人對此都是表示認同的。
蔡國秋想著買一間鋪子,梁芳華則是想著租一間鋪子。
各有各的理,以至於大家決定,在沒有遇到合心意的鋪子之前,還是先租一間鋪子。
手裡有錢的人,知道房屋的好後都拿出部分的錢購買房屋,如今公社裡的房屋資源也就那麼點,想買好的,也不一定能挑得上。
公廁內的鋪子很少,想選到一間好的鋪子,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還是以租鋪子為主,如果真的有遇到合適的鋪子,雙方也聊得來,他們才打算買。
蔡澤陽給蔡言歸倒茅台酒,說道:
“到時候可以問一下鄧同誌,我記得如今鄧同誌那兒的資源倒是挺多的,說不定他手裡有合適的房屋。”
專門買賣房屋和負責租房的鄧景輝,他們家的人,都是知道的。
鄧景輝的中介工作做的很好,如今都把他表弟帶在身邊,一起負責買賣房屋和租房的事情。
兩個人一起乾,效率更高了。
很多人在聽說他們倆的名聲後,都願意把房屋交付到他們的手中。
“嗯嗯。我們在昨天就跟鄧同誌溝通了一下,也說了我們想租鋪子的要求,他說讓他那邊看一看,然後會給我們一個答複。”
蔡瀚陽是昨天專門去找鄧景輝,溝通租鋪子的事情。
鄧景輝知道他是蔡澤陽的堂弟後,對他的態度都好了幾分。
更加表示,年後一定會挑選三五間鋪子,讓他們來選。
“明年大家要一起大乾!”蔡國秋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