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改土歸流令初頒_天賜良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賜良臣 > 第81章 改土歸流令初頒

第81章 改土歸流令初頒(1 / 2)

黃河安瀾碑揭幕後的第七日,李辰浩正在新設的河圖閣整理曆代治水典籍,忽見王虎慌慌張張闖進來,連禮數都忘了:"大人!八百裡加急!皇上急召您回京!"

李辰浩展開邸報,頭版赫然是觸目驚心的標題:《雲貴苗變,五萬亂民圍攻貴陽》。細讀之下,方知半月前鄂爾泰上《改土歸流疏》,奏請廢除西南世襲土司,改設流官。聖旨甫下,黔東南三十餘洞苗民同時舉事,斬殺朝廷委派的流官,現已連克三縣。

"備馬!"李辰浩扔下邸報,"即刻啟程!"

三晝夜疾馳,李辰浩抵京時正值午夜。令他意外的是,宮門侍衛徑直引他去了軍機處,而非慣常的乾清宮。軍機處內燈火通明,雍正帝竟未著龍袍,隻穿件藏青常服,正與幾位大臣圍著西南地圖議事。

"李愛卿到了。"雍正抬眼,眼下兩片青黑顯示多日未眠,"過來看。"

李辰浩行禮後趨前,隻見地圖上插滿紅色小旗,幾乎覆蓋整個黔東南。

"鄂爾泰急報,苗亂已蔓延至湘西。"雍正手指劃過地圖,"最棘手的是,亂民中有熟苗為向導,官軍進剿屢遭埋伏。"

戶部尚書出列:"皇上,臣以為當增調湖廣、四川兵馬合圍..."

"糊塗!"雍正突然拍案,"苗人擅山地戰,大軍進剿如同拳頭打跳蚤!何況..."他瞥了眼李辰浩,"李愛卿當年在《苗疆事宜折》裡怎麼說的?"治苗如治水,堵不如疏"。"

李辰浩心頭一跳。那是他三年前任貴州按察使司知事時寫的密折,沒想到雍正竟記得如此清楚。

"李辰浩。"雍正突然直呼其名,"朕記得你通苗語,還娶過苗女?"

殿內驟然寂靜。李辰浩妻子病故多年,鮮少人知她本是貴陽府熟苗頭人之女。當年這段姻緣,曾讓他在苗疆行走如魚得水。

"回皇上,臣妻確係苗人,已故去六年。"

"好。"雍正點頭,"朕命你為欽差大臣,即刻赴黔查辦苗亂。記住,朕要的是長治久安,不是一時平定!"

退出軍機處時,首席軍機大臣張廷玉在廊下攔住李辰浩:"李大人此番出京,不妨多看看鄂爾泰的施政得失。"老人意味深長地說,"改土歸流本是善政,何以激起民變?"

李辰浩暗驚。張廷玉雖因睿親王案失勢,但仍是朝中老狐狸。這話表麵關切,實則是要他去抓鄂爾泰把柄。

離京前夜,李辰浩特意拜訪了田文鏡。這位剛升任河道總督的老上司,正在整理河南官場整肅的案卷。

"苗疆水深啊。"田文鏡遞過一封密信,"這是貴陽知府私函,說苗亂另有隱情。"他壓低聲音,"鄂爾泰派去的流官,強征"歸化稅",每畝竟達三錢銀!"

李辰浩倒吸涼氣。苗疆地瘠民貧,尋常年景畝產不過一石糧,折銀不足五錢。征三錢銀,等於奪人生計!

"還有更奇的。"田文鏡從箱底取出一塊銀錠,"認識這個嗎?"

李辰浩接過細看。銀錠不過五兩重,底部有個梅花狀印記,與他見過的官銀、市銀皆不相同,成色卻異常純淨。

"這是..."

"亂民用來懸賞漢官人頭的"梅花銀"。"田文鏡意味深長地說,"據說出自苗疆秘傳的冶銀術,純度堪比官銀。"

趕赴貴州的路上,李辰浩刻意繞道豫東地宮。這處睿親王私設的銀庫已被查封,但他在一堆賬冊中發現條奇怪記錄:"丙戌年購黔東"梅花銀"三千兩,價倍常銀。"日期恰是魯大山去世前三月。

一個月後,當李辰浩風塵仆仆抵達貴陽城下時,眼前的景象令他震驚——城外十裡焦土,城門緊閉,牆上掛滿防禦用的滾木礌石。更駭人的是,城樓上懸著十幾顆人頭,在風中輕輕搖晃。

"那是陣亡的漢官。"前來迎接的貴陽同知哭喪著臉,"苗子凶殘,專割官員首級換"梅花銀"!"

入城後,李辰浩立即提審了幾名俘虜的苗民。通過苗語交談,他很快發現事情遠比朝廷知道的複雜。

"官家毀我們議榔,殺我們的理老!"一個被鐵鏈鎖住的苗人青年怒吼,"沒有理老主持議榔,寨子就沒了規矩!"

李辰浩心頭一震。"議榔"是苗寨自古相傳的自治製度,由各寨推舉的"理老"主持議定鄉規民約。鄂爾泰改土歸流,竟連這套維係苗疆千年的傳統也一並廢除!

更令他意外的是,當他問及"梅花銀"來曆,俘虜們突然閉口不言,眼中卻流露出近乎宗教般的敬畏。

深夜,李辰浩正在研讀苗疆輿圖,忽聽窗外"嗒"的一聲輕響。他警覺地按住劍柄,隻見窗縫滑入一片薄竹簡,上麵刻著幾個苗文符號:"月亮山,銀匠王,見故人。"

李辰浩瞳孔驟縮。這字跡與魯大山留下的配方如出一轍!難道...

三日後,李辰浩以"勘察民情"為由,隻帶王虎和兩名親信苗兵,秘密前往月亮山。據向導說,那裡是苗疆禁地,相傳住著能點石成銀的"銀匠王"。


最新小说: 盜墓:不是吧,高三生也盜墓? 我養出來的影帝向我表白怎麼了? 無頭仙 神獸王鼎 煉丹500爐,我成丹帝了! 全能天師,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 四神器之青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