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年春,北京城柳絮紛飛。李辰浩站在文淵閣前,看著工匠們懸掛新製的匾額——\"軍機處\"三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半年來,在他的策劃下,雍正新政全麵鋪開:火耗歸公杜絕了地方官貪汙;攤丁入畝減輕了貧民負擔;改土歸流加強了邊疆控製...大清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煥發新生。
\"先生。\"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李辰浩回頭,看見雍正微服而至,隻帶了兩名侍衛。
\"皇上怎麼...\"
\"朕悶得慌,出來走走。\"雍正笑道,\"陪朕去個地方。\"
兩人乘馬車來到西郊一處幽靜園林。令李辰浩驚訝的是,園中竟有一棵與故宮那株穿越銀杏極為相似的參天大樹!
\"這是...\"李辰浩心跳加速。
\"朕登基那年命人移植的。\"雍正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先生初見朕時,不就是站在這樣一棵樹下嗎?\"
李辰浩渾身一震——雍正竟記得這等細節!
樹下石桌上已備好酒菜。雍正親自斟酒:\"先生可知今日是何日子?\"
李辰浩搖頭。
\"十年前的今日,朕在乾清宮繼位。\"雍正舉杯,\"這一路走來,多虧先生輔佐。\"
酒過三巡,雍正突然問道:\"先生可曾想過...回去?\"
李辰浩手中酒杯一顫。這是他最隱秘的心事——近來他時常夢見現代生活,那棵銀杏樹也在夢中頻頻出現。
\"臣...不知如何回去。\"他謹慎回答。
雍正沉默良久,從懷中取出一卷黃絹:\"這是朕為你準備的。無論何時何地,你永遠是大清的臣子。\"
李辰浩展開一看,竟是加蓋玉璽的敕命:特賜李辰浩\"文正\"諡號,配享太廟——這是人臣至高榮譽,且通常隻在死後追贈!
\"皇上,這...\"
\"朕思來想去,唯有如此,才能讓你名垂青史。\"雍正眼中閃著複雜的光芒,\"朕有種預感...你留不了多久了。\"
回城的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夕陽西下,將紫禁城的輪廓染成金色。
雍正突然開口:\"先生走後,朕該如何是好?\"
李辰浩鼻頭一酸:\"皇上已得治國要領。臣已將所知儘數記錄在《新政方略》中...\"
\"不夠!\"雍正罕見地失態,\"朕需要你...這個懂朕的人。\"
李辰浩無言以對。馬車駛過正陽門時,他仿佛看見那棵銀杏樹在風中輕輕搖曳。
三日後,李辰浩在軍機處處理公文到深夜。走出紫禁城時,月光如水,他鬼使神差地走向那棵銀杏樹。
樹下的石凳上,放著一套疊得整整齊的現代衣服——正是他穿越那天所穿的!李辰浩顫抖著觸摸衣物,一張字條飄落:
\"先生若去,望有緣再會。—胤禛\"
刹那間,金光大作!李辰浩感到熟悉的眩暈感襲來......
當他再次睜眼,刺目的陽光讓他眯起眼。耳邊是嘈雜的人聲:\"這位先生,故宮快閉館了,請準備離場。\"
李辰浩茫然四顧——他正站在故宮那棵銀杏樹下,手中緊握著一枚龍紋玉佩。
\"先生,您沒事吧?\"保安關切地問。
李辰浩搖搖頭,看向手中玉佩——溫潤如初,背麵\"同心同德\"四字清晰可見。他顫抖著翻到另一麵,本該是\"雍正二年禦賜\"的地方,卻變成了\"故宮博物院藏品編號:yz1723\"。
\"這...\"李辰浩徹底糊塗了。是莊周夢蝶,還是黃粱一夢?
走出故宮神武門,李辰浩鬼使神差地拐進了旁邊的曆史檔案館。在清代史料區,他翻開《雍正朝實錄》,一段文字躍入眼簾:
\"雍正三年四月初八,帝幸西苑,獨坐銀杏樹下終日。夜,忽見金光自樹出,帝泣曰:"天賜良臣去矣!"遂命立碑記之,碑文曰:"天賜良臣於此,輔朕三載,共創盛世。"\"
李辰浩的淚水模糊了視線。他繼續翻閱,在《軍機處沿革》中看到:\"雍正二年設軍機處,其製多出文淵閣大學士李辰浩之謀。昊,身世不詳,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帝常稱其為"天賜良臣"...\"
合上厚重的史書,李辰浩望向窗外。夕陽下的故宮金碧輝煌,那棵銀杏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告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