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5年的廚房裡,身穿白衫的男子閉目沉思,心中百感交集。
醒來後,他發現自己竟穿越成了三十歲的何雨柱。
通過記憶融合,他逐漸確認了自己的身份,也對這個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何雨柱是《情滿四合院》中備受爭議的人物。
六十多年後,他曾在電視劇開播時追隨劇情至結尾,卻始終對何雨柱的命運感到不滿。
何雨柱性格憨厚老實,在劇中屢屢被他人利用,尤其是秦淮如的行為令他反感。
秦淮如以弱者的姿態博取同情,實際卻步步為營,利用何雨柱解決生活難題,並最終掌控了他的財產與房產。
這種設定讓觀眾對她的評價兩極分化,而何雨柱的忍耐更是讓人難以理解。
相較之下,小娥的形象更為正麵。
她自強,不依賴何雨柱的經濟條件或社會地位,單純出於感情選擇愛人,這種純粹的感情令人動容。
獨自撫養孩子的何雨柱,為了愛情毅然奉獻。
然而,為何編劇、導演及觀眾都覺得與一個勢利、現實且工於心計的寡婦生活才是幸福?何雨柱在觀看《情滿四合院》時多次對導演表示不滿,甚至咒罵其腦殘。
秦淮如一家讓何雨柱頗為反感。
直到婆婆認可傻柱後態度稍有好轉,但秦淮如隻知從傻柱身上榨取利益,對子女的教育也充滿功利性。
她的兩個女兒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從未真正為傻柱著想,而她的兒子更是冷漠無情。
大爺雖表麵上支持傻柱,實際上卻因擔心自己無人贍養而不願他離婚,一切出發點都基於自私。
在何雨柱看來,《情滿四合院》更應命名為《禽滿四合院》。
傻柱自身收入不錯,還擁有房產,本是令人羨慕的生活條件。
但在秦淮如的算計下,他辛苦賺來的錢付諸東流,令人憤慨。
傻柱的情感世界同樣充滿無奈,他對秦淮如抱有幻想,實則陷入一場悲劇。
回憶起劇情,何雨柱印象最深的就是秦淮如的行為:唆使孩子偷竊、拒絕接受傻柱的幫助、獨占他的收入,甚至以兒子為借口拖累他長達八年,期間不準他再婚。
這些情節令人生厭,讓人不禁質疑劇中所謂“幸福”的定義。
秦淮如在喪夫後選擇上環,但隨後又和傻柱一起拆了環,這情節讓人難以理解。
作為一個寡婦,上環的行為本身就很奇怪,更彆提她還頻繁利用自己的悲慘經曆博取同情,甚至用甜言蜜語操控傻柱。
她所謂的善良不過是表麵功夫,實際上卻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傻柱因為三大爺家大兒子的算計而被迫離開,即便對方態度反複無常,傻柱依然保持理智,而秦淮如卻僅僅為了三千元就出賣了傻柱。
她眼中隻有金錢利益,根本不顧及傻柱的感受或未來。
當傻柱的兒子回來時,他們全家最關心的竟然是生活質量是否會下降,害怕失去傻柱這個“金礦”。
這種唯利是圖的態度實在令人憤怒。
如今,何雨柱穿越成為傻柱,決定不再被這些人左右,隻為自己而活。
至於秦淮如,早已失去人心,何雨柱對她毫無憐憫之心。
何雨柱做了廚師多年,經常將剩菜送給秦淮如家,每次看到她嬉皮笑臉收走的樣子,他都覺得反感至極。
尤其是想到自己被她占便宜的情景,更是覺得厭惡。
這種事讓他深感惡心,內心甚至希望那個女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