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光悄然流逝,婁曉娥站在辦公室窗前,目光悠遠,輕輕歎息。
從接受何雨柱的任務開始,憑借他的指導和遺留的草圖,她以服裝業為開端,迅速嶄露頭角。
隨後,她將事業版圖擴展至影視領域,結識了眾多知名導演與演員。
隻要她提出合作意願,立即會有許多人積極響應。
其創立的品牌服飾不僅席卷了本地市場,更遠銷海外。
……
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一個全新品牌正在崛起。
從籍籍無名到廣為人知,僅僅用了兩年時間。
無數演藝人士、導演以及商家都渴望與她達成合作。
然而,婁曉娥並未因服裝行業的成功而涉足影視製作,也沒有急於拍攝電影,而是果斷轉向房地產領域。
何雨柱早先規劃書中提到的房地產重要性深深影響了她。
在當前地價低穀期,她調動所有可用資金,大規模購入土地。
除此之外,她未涉足其他領域,因為深知穩紮穩打的道理,時機尚未成熟。
她對何雨柱充滿思念,已經整整兩年未能相見。
命運弄人,她無法回到過去,隻能靜靜等待。
值得慶幸的是,去年她迎來了孩子的降生。
每當凝視這個小生命,她總會想起何雨柱。
而每一次憶起他,她的內心都會湧起對他的深深敬佩。
那些他曾說過的話語以及遺留下的計劃書,她每次閱讀時都感到難以置信。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他的預測發展。
作為一個外來者,僅僅憑借一家不起眼的服裝店,她便從小眾走向了大眾,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何雨柱的遠見卓識。
當初他提及未來的支付方式隻需憑臉即可完成交易時,她曾覺得那是天方夜譚。
然而,經過兩年的現實驗證,她意識到何雨柱並非空談家,他的預言定會成真。
因此,她更加期待那個由他預見的時代早日到來。
時光飛逝,六年轉瞬即逝。
窗外細雨綿綿,何雨柱與婁曉娥圍坐桌旁,桌上擺放著一封來自婁曉娥的信件。
"曉娥姐真是了不起!"冉秋葉讀完信後感歎不已。
雖然六年間未曾謀麵,但通過這封信,他們了解到了這期間婁曉娥所取得的成就。
信中詳細描述了婁曉娥在這段時間內的主要事跡,還提到了她為何雨柱誕下一女之事。
整封信篇幅較長,其中最突出的情感便是對何雨柱深切的懷念。
"這才剛剛開始。"何雨柱微微一笑。
目前,在地區,由於他的介入,李嘉誠的發展進程已被大大延緩。
李嘉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地價低迷時期果斷購入土地的戰略決策,這一舉措至關重要。
過去十年間,何雨柱與婁曉娥通過書信保持著密切聯係。
婁曉娥掌控著當地一半的地價,她的未上市房地產公司已具備與李嘉誠分庭抗禮的實力。
在此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各行各業湧現出眾多傑出人才。
何雨柱鼓勵婁曉娥拓展至電影、文學及音樂領域,進一步鞏固其影響力。
儘管信中內容簡略,但關鍵信息已傳達清晰,因為很多細節已在會麵時詳述。
何雨柱在寫信的同時,也悉心照顧家庭,陪伴妻子冉秋葉,逗弄女兒何秋馨,教育兒子小當和養女小槐花。
歲月匆匆,轉眼十年過去,何雨水順利考上大學,而小當和小槐花也成長不少。
冉秋葉滿懷期待地詢問何雨柱,是否快迎來婁曉娥的歸來。
十年光陰並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印記,她依舊光彩照人。
靈泉悄然改變著冉秋葉,使她容顏愈發精致美麗,宛如二十出頭的少女。
她的氣質也愈發清純動人。
"沒錯。"
何雨柱附和道,自己的外貌也未因歲月流逝而變化,依然顯得年輕挺拔,不似三十九歲,更像三十左右的模樣。
這得益於十年間與冉秋葉一同鑽研樂器、閱讀書籍,讓他身上多了一股文雅之氣。
"說到棒梗,它最近長大了,已經成年了。"冉秋葉忽然想起,"還跟許大茂混在一起,前幾天我看見它鬼鬼祟祟往許大茂家跑,不知道搞什麼名堂。"
"許大茂?"
何雨柱聞言笑了。
軋鋼廠後麵的小型養殖場,在許大茂和劉海中的精心照料下,生豬被喂得又白又壯。
從最初的門外漢,他們已成長為遠近聞名的專業養殖戶。
多年實踐造就了他們的專業能力,即便如此,許大茂仍堅持稱自己為放映員,但他清楚,自己的養豬崗位即將結束,因為這些年他已培養了兩名。
相比之下,劉海中的情況不太穩定,但對此並不介意。
他正籌備許多計劃,隻待婁曉娥歸來便可啟動。
婁曉娥回來之後,所有事情都能按部就班地展開。
“爸爸!爸爸!”
清晨,何雨柱推著自行車回到四合院時,一位身穿俏麗裙子的小女孩飛快地跑向他,緊緊拉住他的手撒嬌說:“你總算回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長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黏人。”
麵對依偎在身邊的何秋馨,何雨柱打趣道:“是不是又想纏著我給你講故事?”
“那當然啦!”何秋馨嘟囔著嘴,“我就最愛爸爸媽媽,他們最疼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