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的香氣飄進棒梗鼻尖,讓他沉浸在其中難以自拔。
尤其是當目光落在秦京如身上那條碎花裙時,隱約可見她潔白的小腹線條,這畫麵讓他腳步停滯,裝作隨意瞥了一眼後,便接過秦京如遞來的水杯,滿懷感激地說:“謝謝小姨。”
秦京如握住了他的手,將他手中的錘子取走,“我先幫你拿錘子。”與此同時,棒梗正咕嚕咕嚕地喝水,大口享受著。
“慢慢喝,小心嗆到。”秦京如輕拍他的背部,不遠處的許大茂也關切提醒:“彆著急,慢慢來。”
待棒梗點頭表示明白,終於喝完水後,秦京如遞過空杯問道:“還要不要再來一杯?”
“好啊!”棒梗站在凳子上,俯視著秦京如,連連點頭如啄米般,“再來一杯!”
說話間,他直視前方,感覺腦袋開始發熱。
“行!”秦京如愉快轉身離開,畢竟他站在凳子上釘釘子,下來再上去確實不便。
第二杯水下肚,滿足了口福與眼福的棒梗接過錘子,笑道:“小姨,繼續乾吧。”
話音未落,天空驟然降下暴雨,雨點如豆般落下,濺起一片煙塵,地麵的積水宛若少女的酒窩。
突如其來的急雨衝散了空氣中的塵埃,令環境煥然一新。
三人望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皆是一怔:下雨了。
天色陰沉,雨勢漸大,秦京如招呼棒梗進屋避雨。
許大茂隨即拿出瓜子和花生熱情招待,調侃棒梗是個孝順外甥,不僅來看望小姨和小姨夫,還主動幫忙搭建震棚。
棒梗謙虛回應,稱自己的工作機會全拜小姨夫所賜,並感激得稱他為再生父母。
兩人相談甚歡。
與此同時,在前院,秦淮如與賈張氏正焦急地看著暴雨。
她們想請人幫忙搭震棚,卻無人有空。
自家唯一的勞動力棒梗,在事發後便匆忙離開,隻在逃跑時順手扶起受傷的賈張氏卻未能多做停留。
最終,一大爺組織大家共同搭建了一個大震棚,為大家提供庇護。
賈張氏仍在輕微,她的慘叫和痛呼因簡單包紮而漸少,但腿傷遇雨仍會加重不適。
眾人圍在震棚內,望著雨幕議論紛紛。"幸虧建了這棚子。”“否則我早就被淋濕了。”“沒有它可就麻煩了。”
就在他們交談時,一人披雨衣匆匆趕來。"一大爺!”
來人急切地對一大爺說:“多虧您提前準備,我按您的建議巡視了一圈,整條街隻有我們的街道有防震棚,其他地方男女老少隻能站在雨裡,用隨身物品勉強遮雨……”
“他們晚上怎麼辦?這情況太糟糕了。”
一大爺易忠海坐在床邊,望向暴雨,沉聲問道:“你知道震中在哪嗎?”
“聽說可能在營口、海城一帶。”
“不可能。”易忠海搖頭,“如此強烈的不會距此太遠,大家都該搭棚備糧,最好把各家糧食集中起來,到時候全靠你協調分發。”
“您放心,我會讓大家都有飯吃。”
聽到承諾,易忠海滿意地點點頭,安心指揮眾人應對災情。
何雨柱搭建的簡易棚舍迎來了一位意外訪客——於海棠。
渾身濕透的她匆匆趕來,向何雨柱解釋因無處避雨才前來暫借空間。
儘管有些歉意,但她表示隻是短暫停留。
何雨柱聽後眉頭微皺,未暇細看於海棠的身形,便轉向身邊的冉秋葉詢問是否有備用衣物。
冉秋葉立刻回應,並拉著於海棠前往後方換衣。
由於擔心餘震,他們選擇在棚內臨時安置,而非進入室內。
不一會兒,換好乾燥衣物的於海棠被冉秋葉帶出,顯得精神許多。
然而,由於剛經曆寒冷,她被裹上了厚厚的毯子取暖。
於海棠自嘲地說起自己運氣不佳,剛到姐姐家就遭遇災難,房屋受損嚴重。
何雨柱安慰道,自己的棚舍仍有餘地,可以讓她安心居住。
雨勢很大,冉秋葉正細心地為於海棠擦乾頭發,語氣親切地說:“雨一停,就什麼都好了。
咱們都這麼熟了,我幫你這點小事很正常。”
於海棠微微一笑,點頭致謝。
何雨柱站在窗邊,望著窗外的大雨,對冉秋葉說道:“等天晴了,我們再去看你爸媽。
今天海棠也在,讓她幫忙照看秋馨她們。”
冉秋葉理解地點點頭,內心默默祈願父母平安無事。
於海棠聽後也立刻表態:“放心,你們出門時,我會好好照顧小槐花和秋馨的。”她和秋馨關係不錯,加上常來何家吃飯,彼此早已熟悉。
此時,小何秋馨因連續奔波已疲憊不堪,靠在小槐花懷裡沉沉睡去。
畢竟年幼體弱,實在熬不住了。
.....................
..................
何雨柱與冉秋葉即便徹夜未眠,依然神采奕奕。
得益於靈泉的功效,他們精力旺盛,即使幾天不睡也毫無倦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雨停之後,四合院的人們開始重建震棚,同時籌備支灶火以備取暖。
潮濕寒冷的天氣讓大家意識到保暖的重要性,好在午後陽光驅散了烏雲。
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人們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前院由三大爺閻埠貴帶領,他提議大家共同合作,共享資源,鼓勵每戶拿出自己的物資。
二大爺劉海中負責中院,而三大爺易忠海則統籌後院的工作。
三位長輩分工明確,各自組織院內居民積極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