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仙宗正殿內,七十二盞青燈高懸。陸長生端坐主位,塵寰星劍橫置於膝。各峰長老分列兩側,殿中懸浮著剛從北冥秘境帶回的《淨世劍歌》玉簡。
"啟稟陸祖,劍閣殘卷已整理完畢。"藏經閣長老莫懷遠手托玉匣,匣中三枚劍形玉簡泛著寒光,"經比對,與祖師手劄記載的《紫霄問心劍》殘篇確有七處相通。"
玄天峰首座楚雲河起身拱手:"北冥所得劍訣雖妙,但門中弟子修習時多有滯澀。尤其是第三十六式"冰魄回天",已有三名元嬰弟子經脈凍結。"
陸長生指尖輕點,塵寰星劍分化出三道劍光,分彆沒入三枚玉簡。劍光遊走間,玉簡上的文字重新排列組合,顯現出全新的運功路線。
"非劍訣之過。"陸長生目光掃過眾人,"是你們忘了《紫霄築基訣》的要義。"
紫霄峰後山劍池沸騰如煮,數百柄飛劍在池中沉浮。阿翠手持心劍立於池畔,劍尖垂落的寒芒將池水分割成九宮格。
"午時三刻,陽氣最盛。"陸長生袖中飛出一枚北冥帶回的冰魄劍種,劍種入水瞬間,整個劍池凝結成鏡。各峰弟子按照新的《浣劍訣》開始洗煉本命飛劍,劍身與冰麵摩擦發出的聲響,竟組成完整的《淨世劍歌》。
傳功長老突然驚呼:"這...這是失傳的"九轉養劍術"!"隻見池中飛劍每轉過一格,劍身就通透一分。當第七轉完成時,所有劍器同時發出龍吟,劍氣直衝雲霄。
靈藥峰丹房內,農向陽麵前的丹鼎劇烈震顫。鼎中不是丹藥,而是七柄來自北冥秘境的寒鐵劍胚。
"時辰到了。"陸長生彈指打入一道劍氣,鼎蓋轟然開啟。令人震驚的是,劍胚上竟生長著細密的藥紋,每一道紋路都是《百草劍綱》記載的靈脈走向。
藥堂首座捧起一柄劍胚,指尖拂過紋路:"以藥養劍,以劍煉藥...原來《神農劍典》缺失的是這個!"他急忙取出珍藏的《靈藥圖譜》比對,發現劍胚上的紋路與三千年靈藥的脈絡完全一致。
正在此時,丹房外傳來弟子驚呼。眾人趕去查看,隻見藥圃中所有劍形靈草都指向同一個方向——紫霄峰劍閣頂層那扇三百年未開的窗戶。
紫霄峰頂,三百道禁製光芒大盛。陸長生手持塵寰星劍,劍尖依次點過每道禁製核心。令人意外的是,解開禁製的不是高深劍訣,而是最基礎的《紫霄入門十二式》。
"難怪曆代無人能開..."守閣長老莫懷遠喃喃自語。窗戶開啟的瞬間,閣內飛出七十二道劍光,每道劍光中都包裹著一枚玉簡。玉簡在空中自動排列,組成立體劍陣。
楚雲河試圖收取一道劍光,卻被震退三步:"好強的劍意!"
"非劍意強,是爾等根基虛浮。"陸長生袖袍一卷,所有玉簡落入事先準備好的玄冰匣中,"從今日起,所有弟子重練《紫霄築基訣》前九層。"
玄天峰演武場上,三百弟子列陣演練新得的《淨世劍歌》。楚雲河立於陣眼,手中"玄天劍"每次揮動都帶起凜冽寒氣。
"停。"陸長生突然打斷演練,"第七十二式"冰封千裡",誰教你們這樣運氣的?"他並指為劍,輕輕一點。令人震驚的是,這看似隨意的一指,竟比眾人合力演練的劍勢還要淩厲三分。
傳功長老急忙翻開劍譜:"確實記載要"氣走少陽"..."
"劍譜無誤,是你們練錯了根基。"陸長生取出塵寰星劍,劍身上浮現出與《紫霄築基訣》完全對應的光點,"三百年前那場大雪後,你們的"少陽經"早就練偏了。"
靈藥峰地火室內,七名經脈受損的元嬰弟子盤坐成陣。每人麵前都懸浮著一柄藥紋劍胚,劍尖對準其受損的經脈穴位。
"忍住了。"農向陽將北冥帶回的"玄冥草"碾成粉末,撒入地火。火焰頓時化作青色,將藥紋劍胚燒得通紅。陸長生同時出手,塵寰星劍分化七道劍光,精準刺入弟子們眉心。
"啊!"首座弟子慘叫一聲,卻見體內淤塞的經脈被劍光強行貫通。更神奇的是,懸浮的藥紋劍胚自動貼合體表,將《百草劍綱》記載的藥力導入經脈。三個時辰後,七人不僅傷勢痊愈,修為還精進了不少。
深夜的劍閣頂層,陸長生麵前懸浮著七十二枚玉簡。每枚玉簡都投射出立體人影,演練著不同的劍招。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劍招看似各異,起手式卻完全一致。
"原來如此..."陸長生突然揮袖打亂玉簡排列。所有光影重新組合,最終顯現出一個樸素至極的劍式——正是《紫霄入門十二式》的第一式"朝陽初現"。
守閣長老莫懷遠推門而入,見狀渾身劇震:"這...這才是真正的《紫霄問心劍》總綱?"
陸長生沒有回答,隻是將塵寰星劍插入地板。劍身映照出的光影中,清晰顯示出曆代祖師修煉這一式時細微的差彆——有人手腕多沉半分,有人呼吸快了一息,正是這些差異導致了後續千百種變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紫霄仙宗七十二峰間雲海翻湧,九座懸空演武台綻放金光。陸長生端坐觀雲台主位,塵寰星劍橫於膝前,劍身映照出各峰弟子備戰的身影。玄天峰首座楚雲河手托"玄天劍匣"立於東側,劍匣中七柄古劍發出清越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