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重新紮下營寨,一邊派人向周邊的城池調撥糧草,一邊下令軍士嚴防梁山的偷襲。
次日清晨,官軍不敢繼續攻城,在寨內休整,等待糧草的補給。
然而等了半日,遲遲不見糧草到來。
正在納悶之際,手下軍士匆匆來報:“高太尉,大事不好!”
“何事?快說!”高俅的神情有些慌張。
“附近城池運送來的糧草全部被梁山毀了!”軍士急忙回道。
“什麼?”高俅勃然大怒,指著軍士大罵,“廢物,統統都是廢物!”
可惜這並不能換回軍糧。
身邊的將領聞言,紛紛上前,勸慰道:“高太尉,如今我軍中連半日軍糧都沒有了,如何還能攻下須城。不如先撤回濟州,等籌備好軍糧,再做商議吧!”
高俅冷靜下來,望著眼前的諸位將領。
他長歎一聲,擺擺手,下令道:“撤,全軍撤回濟州。等籌備好軍糧,再來攻打須城。本太尉還不信了,這小小的須城就是拿不下來!”
高俅下令後,官軍拔寨而起,以最快的速度撤回濟州。
趙傑那邊得知消息時,官軍已經奔出去幾十裡遠。
他沒有派出軍士追擊,反而在城內整頓軍馬,帶著一萬軍軍士撤回梁山去了。
與此同時,宋江那邊也得知了高俅兵敗的消息。
他大驚失色,簡直不敢相信:“怎麼可能?高俅帶著這麼多官軍都拿不下須城嗎?”
吳用在身邊搖著羽扇,臉上掛著微笑:“公明哥哥,你也太看得起高太尉了。以他的領兵經驗,朝廷即使派出二十萬大軍,恐怕也攻不下須城!”
“這可如何是好?”宋江喃喃自語,“這不是眼看著梁山做大嗎?”
“公明哥哥,高俅雖然撤退,但他還是不會善罷甘休,畢竟手下官軍還有五六萬餘人。等他休整好後,還會繼續攻城。”吳用勸解道,“公明哥哥,但我還是認為高俅贏不了梁山趙傑。”
宋江長歎一聲,無奈搖頭。
如吳用所料,高俅在濟州城內,籌集糧草以及攻城器械。
隨後,他又讓朝廷調集軍馬,重新集結了十萬名官軍。
其中水軍有三萬餘名,大型戰船上千艘,小船五百餘艘。
火炮也調撥過來三十餘門。
十日後,一應物資全部準備完畢。
高俅在濟州城內,整頓軍馬,準備再次攻打須城。
這一次,他要改變行軍方向,先前往壽張。
再從壽張出發,攻打須城西門。
高俅這邊剛領軍出城,前往壽張。
消息已經被戴宗傳入梁山聚義廳。
趙傑得知消息後,將梁山上的首領召集到聚義廳。
“諸位兄弟,高俅那廝不死心啊,又集結了十萬軍士,想要繼續攻打須城。這一次,他要先前往壽張,從壽張城攻打須城西門。”趙傑眉頭微蹙,沉聲道。
“哥哥,那我們要早做防備啊!”公孫勝輕撫胡須,上前說道。
趙傑沉吟片刻,目光直直盯著聚義廳內的地圖。
他站起身來,朗聲道:“高俅要往壽張來,我們就率先攻下壽張。在壽張擋住高俅大軍,先挫其銳氣,再做商議!”
“哥哥下令吧!”
“盧俊義、欒廷玉、關勝、呼延灼、徐寧五位兄弟,你們帶領梁山上的五千兄弟,前去攻打壽張。務必在半日內,拿下此城!”
幾位首領抱拳,退出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