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心中本就沒有主意。
聽見吳用所言,又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
楊戩微微頷首:“吳幕僚言之有理,就這邊辦吧!”
身邊的副將領命,出去傳達將令。
片刻後,城內聚集了一百餘名暗探。
他們從東門出城,往南分散而行。
再說張叔夜那邊,往開州城南門疾行,此時距離南門隻剩下五十餘裡。
他當然不知道,在前麵等待著他的是梁山的主力大軍。
隻要再往前疾行三十裡,他就會被四麵圍住,再無機會逃脫。
張叔夜害怕身後的追兵,繼續催兵向前。
又行出二十餘裡,開州城內的暗探,總算趕到。
領頭的軍士,急忙來報:“知縣相公,開州城內的楊太尉,派人求見!”
“快,快帶過來!”張知府沒有絲毫猶豫,焦急道。
片刻後,暗探來到張叔夜麵前。
“知府相公,不能再向前了。梁山草寇都聚集在開州南門,再往前或許就有埋伏。楊太尉令你即刻繞道,從東門進入開州!”暗探彎腰行禮,喘著粗氣稟告道。
張叔夜瞬間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
他立馬下令:“好,傳令下去,即刻調轉方向,往開州東門行進!”
暗探領著張叔夜的軍馬,疾速往東門行軍。
這一消息,趙傑並未得知。
梁山大半軍馬,還在南門外二十裡,苦苦等候。
一直到張叔夜的軍士進入開州城,趙傑這邊才得知消息。
趙傑輕歎一聲,急忙下令,將前去埋伏的軍士撤回。
這樣一來,官軍全部撤回到開州城內。
梁山軍士不足以強攻開州。
趙傑當機立斷,先將大軍撤回到清豐城內。
雙方罷戰,各自休整。
趙傑一邊在清豐城內囤積軍糧,一邊從各個城池調撥軍士。
幾日後,清豐城附近,已經有五六萬梁山軍士。
即便如此,想要強攻進城池堅固的開州城,軍力還是不夠。
趙傑隻能繼續招兵買馬,訓練新兵。
與此同時,開州城內的楊戩見梁山軍馬撤軍,也沒有閒著。
他在周圍的大宋城池,不停調集軍士,抓壯丁。
鬨得周邊的百姓,苦不堪言。
開州城內,軍糧還算充足,但缺少火炮以及攻城器械。
他讓官軍上山砍伐樹木,督造投石車、攻城雲梯、攻城車等物。
又讓軍士做了幾十輛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