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宋朝禮部尚書洪皓,帶著幾百名隨從出使梁山。
趙傑在隨縣內接見洪皓。
洪皓躬身行禮,道:“宋朝禮部尚書洪皓奉宋朝皇帝聖旨,前來議和。望梁山王以天下蒼生為念,暫時止戰,以保太平!”
趙傑盯著底下的洪皓,冷冷一笑。
還未等他開口,李逵率先站出來吼道:“我梁山攻打金軍之時,你們這些宋朝賊子,屢屢攻打我梁山城池。如今被俺們打怕了,就舔著臉來求和?哼!簡直是癡人說夢,休想!”
洪皓臉色泛紅,低頭說道:“這位將軍息怒,之前是我朝思慮不周,多有冒犯,實在是愧疚得很。如今我宋朝皇帝願罷乾戈,永修盟好。隻要梁山王退兵,有什麼要求可儘管提。本使會回去稟告皇帝陛下!”
趙傑的表情還是冷冷的,並未著急表態。
軍師公孫勝輕撫胡須,出來插嘴道:“既然宋朝皇帝前來求和,要我梁山答應,也並無不可。隻是條件嘛,自然是有的!”
洪皓見梁山這邊鬆了口,長籲一口氣,追問道:“梁山有什麼條件,但說無妨,本使願聞其詳!”
“把種師道和種事中兩個罪魁禍首,交給我們梁山王!”公孫勝冷笑道。
洪皓聞言,心中一沉,種師道、種師中雖然被撤了邊軍的主將,但也是朝廷最為倚重的大將,這事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梁山王,這個本使不能給你保證,隻能先回去稟明聖上。梁山還有其他條件嗎?”
此時,趙傑從主座上起身,輕咳一聲,說出自己的目的:“既然宋朝皇帝一心求和,我梁山王也不能不給他這個麵子。宋朝在南麵的城池,都是經濟重鎮,想必錢財對宋朝皇帝來說,那是最不缺的。我們梁山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每年給我梁山歲幣五十萬兩,糧食一百萬石。”
洪皓一聽,這要求倒也不算過分。
他嘴角上揚,回道:“好!那本使就回去稟明聖上。”
趙傑讓手下軍士,將洪皓帶下好好招待。
洪皓走後,梁山眾將領紛紛出來說話。
“王爺,這是不是太便宜宋朝了?”
“我梁山軍士拚死攻下這些城池,難道得這麼點錢財就退兵嗎?”
趙傑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
隨後他不急不緩跟眾將領耐心解釋道:“諸位將軍,我知道你們很不甘心。但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北麵有大金,西麵有西夏,都對我梁山城池虎視眈眈。如今西夏還未對我梁山動手。若是有一天西夏、大金都對我梁山用兵,南麵再加上一個宋朝,我軍該如何應對?”
“宋朝雖然好對付,但我們想一口氣吞下整個宋朝,想必沒有個幾年,也攻不下吧?再說連年征戰,我梁山所需耗費的錢財糧草以及兵力那都是天文數字。我們如何能支撐得住?”
“宋朝既然前來求和,正好可給我軍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利用宋朝皇帝提供的錢財和糧草,發展我軍的實力,才是上上之策!”
此言一出,眾將領頻頻點頭,齊聲道:“還是王爺想得周全!”
幾日後,洪皓趕回宋朝都城臨安。
他將趙傑的要求,一字不差稟告宋朝皇帝宋高宗。
如趙傑所料,宋高宗對歲幣和糧草那是欣然接受。
唯有交出種師道、種師中兩人,他有些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