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出了議事廳。
他在城內點齊自己的本部軍馬,從常州南門出城。
三萬大軍,在他的率領下,一刻不停,趕往婺州。
駐紮在婺州的種師道、種事中得知消息,出城相迎。
兩軍在城內彙合。
婺州城,議事廳。
眾將領齊聚一堂。
盧俊義率先開口詢問:“兩位種將軍,劉光世部最近有什麼動向嗎?”
種師道在議事廳內左右踱步,出言道:“劉光世部駐守在北麵的紹興府諸暨城內,每日都在訓練軍士。”
“我們出兵前去攻打劉光世部,兩位將軍覺得有機會嗎?”
“可以一試!”種師中說道。
“好!那我們就明天領軍出擊!”
三人商議已定,各自回去休整。
次日清晨,婺州城內的梁山軍士集結完畢。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名將領,領著十萬大軍往諸暨行軍。
大軍剛剛行進出去十幾裡,諸暨城內的劉光世就收到了消息。
他立刻傳下將令:“梁山草寇來襲,閉門不出,準備迎敵!”
隨後,劉光世又派出哨騎前往臨安,將消息報知宋朝皇帝趙構。
一日後,梁山大軍行進到諸暨城外十裡。
盧俊義等將領傳下將令,就地紮下營寨。
三名將軍決定休整一晚後,就對諸暨城發起猛攻。
當晚三更時分,劉光世派出一支軍馬,前來劫寨。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取得首勝,鼓舞守軍士氣。
這一支軍馬有五萬餘人,悄無聲息靠近梁山大寨。
梁山大軍雖然有所防備,但如此多的宋軍,還是出乎了種師道、種師中等將領的意料。
梁山軍士被打得措手不及,前軍大寨內的梁山軍士被宋軍衝散。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聽到喊殺聲後,帶著中軍軍士衝殺出來。
雙方展開混戰,一直激戰到天明。
梁山軍士雖然打退了宋軍,但損失巨大。
一場廝殺下來,死傷了一萬餘人。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在中軍帳內,愁眉不展。
種師道率先出來說道:“沒想到劉光世還敢出兵前來劫寨,真是小看他了。”
“昨晚的激戰,我軍損失慘重,軍士士氣低落,這可如何是好?”盧俊義輕歎一聲。
種師中出來建議道:“兩位將軍,不如先休整一日。等軍士養足精神後,再出擊攻打諸暨不遲!”
盧俊義、種師道兩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盧俊義立刻傳下將令:“傳令下去,全軍休整!”
再說劉光世那邊,得知劫寨獲得大勝,在諸暨城內大擺宴席,犒賞三軍。
席間,他對手下將領朗聲道:“經過昨日一戰,梁山今日定不會前來攻城。我軍可趁機休整一日,嚴陣以待。宴席過後,眾將士都回去好好備戰。”
“是,劉將軍!”
兩個時辰後,酒席散去。
宋軍眾將領各自回去休整。
劉光世派出去的哨騎,此時也到了大宋都城臨安。
宋朝皇帝趙構得知消息,傳旨給張俊,讓他派三萬軍士,南下支援劉光世。
按照常理,劉光世手下的軍士,足以守住諸暨城。
但趙構對他還是不放心,隻能讓張俊派兵支援。
次日清晨,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領著梁山大軍,來到諸暨城南門。
大軍在城外擺開陣型。
劉光世得知消息後,領著手下將領登上城牆,組織軍士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