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宋朝皇帝趙構那邊得知消息。
他嚇得麵色蒼白,急忙下旨給劉光世,讓他領兵前往新城和於潛兩地,做好防備。
隨後他又下了一道旨意給吳玠、吳璘,讓他們領兵伺機增援。
吳玠的八萬大軍,正駐紮在廣德城內。
廣德城離於潛最近,吳玠收到聖旨後,立刻派兵三萬,往於潛方向增援。
劉光世那邊得知消息,已經顧不得桐廬城。
他幾乎是全軍出動,分兵兩路趕往新城和於潛兩地。
再說梁山軍士那邊,經過半日行軍,趕到分水城外。
分水城的守軍出城來降。
梁山大軍兵不血刃,奪下分水城。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進入城內,在議事廳內商議下一步攻城目標。
正在此時,手下暗探前來稟告:“三位將軍,宋朝皇帝讓劉光世率軍前往新城和於潛兩地。吳玠那邊的援軍,也往於潛來了!”
盧俊義點頭道:“這宋朝皇帝的目的很明顯,是想堵住我大軍的前進方向。”
“劉光世部往新城和於潛支援,那桐廬城自然是防備稀鬆。我軍可兵鋒一轉,趁機奪下桐廬。”種師中出來插嘴道。
盧俊義、種師道兩人讚同種師中所言。
“戰機稍縱即逝,我軍休整一晚後,明日便領軍往南,攻打桐廬城!”盧俊義下令道。
“是!”
次日拂曉,十萬大軍在城內集結完畢。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領著十萬大軍,從南門出城,往桐廬城方向行軍。
兩日後,大軍趕到桐廬城。
桐廬城內,幾乎沒有宋軍守城。
梁山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奪下城池。
如此一來,整個嚴州,都被梁山控製。
再往北進軍,就隻能強攻新城。
盧俊義、種師道、種師中三人手中的兵力,不足以快速攻下新城。
三人經過商議後,決定寫書信告知趙傑,讓趙傑定奪。
哨騎帶著書信,前往海鹽城。
此時的趙傑那邊,駐紮在海鹽城內,訓練軍士。
連日來,大軍沒有找到任何機會,能奪回鹽官城、攻下崇德城。
這一日,趙傑正在海鹽城內的議事廳,安排日常事宜。
戴宗喘著粗氣匆匆來報:“啟稟王爺,南麵的盧將軍和兩位種將軍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奪嚴州。但再揮師北進,兵力隻怕不夠。該如何行事,還請王爺示下!”
趙傑沒有任何猶豫,對戴宗說道:“戴樞密,你傳令回去,讓盧將軍和兩位種將軍暫緩進攻。眼下還沒有好的戰機,可突破宋軍防線。本王這邊,也實在沒有援軍可派往南麵!”
“是,王爺!”
戴宗抱拳行禮後,退出議事廳,吩咐哨騎回去傳達將令。
趙傑繼續在海鹽城內整軍備戰。
三日後,軍師公孫勝匆匆前來。
他進入議事廳後,對著趙傑拱手行禮:“啟稟王爺,我軍在海鹽城內已經有十二萬軍馬,加上秀州城內的守軍,可出動的軍士有十五萬人之多。是時候繼續向宋軍發起攻擊了!”
趙傑雙目圓睜,詫異道:“軍師何出此言?據本王所知,鹽官城、崇德城內都有七八萬宋軍守城。十五萬軍士即使全軍出擊,攻打其中一座城池,一時半會也難以攻下吧!”
公孫勝搖搖頭,走到地圖麵前,指著地圖上的某處,不急不緩道:“王爺,我軍不攻打鹽官城和崇德城。你看,攻打此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