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涼州王趙軒悍然出兵,率十萬大軍進攻吐蕃的消息,也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大盛王朝。
一時間,天下震動。
無論是京城的朝堂,還是各地的世家大族,幾乎所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第一反應都是驚愕,隨即便是嗤之以鼻。
“什麼?涼州王趙軒竟然敢主動進攻吐蕃?”
“他瘋了嗎?他以為吐蕃是什麼地方?是能輕易踏足的嗎?”
“吐蕃地處高原,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且吐蕃民風彪悍,全民皆兵,號稱有百萬雄師!他那十萬人,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
“終究是年輕人,打了幾個小勝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沒錯,這次,他必將在吐蕃高原上,摔個頭破血流!”
“等著吧,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聽到涼州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了!”
各種各樣的議論,在茶樓酒肆,在高門大院裡,不斷響起。
幾乎沒有人看好趙軒這次出征。
在他們看來,趙軒此舉,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京城,皇宮,太極殿。
慶帝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平靜地聽著下方群臣的議論。
“陛下,臣以為,涼州王此舉太過魯莽!”
“吐蕃乃是心腹大患不假,但其國力雄厚,地勢險要,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攻下。”
“涼州王未經朝廷允許,擅自起兵,已是違製。”
“若此戰敗北,不僅會折損我大盛軍威,更會助長吐蕃的囂張氣焰,後患無窮啊!”
說話的是禦史大夫,一臉的痛心疾首。
“是啊陛下,涼州新定,百廢待興,正是休養生息之時。”
“涼州王不思安撫百姓,鞏固根基,反而窮兵黷武,實非明智之舉。”
“懇請陛下降旨,命涼州王即刻班師回朝,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戶部尚書劉讚也站了出來,言辭懇切。
大皇子趙瑞和二皇子趙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幸災樂禍。
“父皇,”趙瑞出列,裝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三弟他……還是太年輕了。”
“在涼州取得了一些成績,便有些驕傲自滿。”
“兒臣以為,禦史大夫和戶部尚書劉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應當立刻派人,將三弟召回,對他稍加申斥,讓他明白戰爭不是兒戲,免得他將來犯下大錯。”
“父皇,兒臣也同意大哥的看法。”趙朗緊隨其後。
“吐蕃非同小可,三弟此去,凶多吉少。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帶著十萬大盛將士,去白白送死啊!”
兩人一唱一和,表麵上是在為趙軒和國家著想,實則巴不得趙軒死在吐蕃。
他們太了解趙軒了,那個家夥一旦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現在下旨讓他回來?
他會聽才怪!
等聖旨送到,仗都打完了。
到時候,趙軒兵敗的消息傳來,他們正好可以落井下石,一舉將這個心腹大患,徹底踩死。
慶帝冷眼看著下方各懷心思的兒子和臣子,心中卻是一片平靜。
他了解趙軒。
那個小子,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老三既然敢打,就一定有他的依仗。
隻是,慶帝也想不明白,趙軒的依仗,到底是什麼。
是那能畝產三千斤的土豆?還是那日產萬斤的精鐵?亦或是,那百步之內能洞穿三層鐵甲的火槍?
這些東西,確實能極大地增強涼州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