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房子是我們四人的,你姑姑把房子給叮叮,你有本事喊你爸把房子給你們呀?”王建軍怒道。
甲叮叮:“......”
她默默低頭扒飯,心裡瘋狂吐槽:關我什麼事啊?!
王慧智被大伯的氣勢震住,一時不敢再開口,但眼神裡的不甘和怨恨卻藏不住。
陳紅看到閨女眼中的怨恨,心裡一陣不舒服。
對她還不好嗎?她從75年開始每月十元錢,外加十五斤糧票,兒子隻給錢了,這十五斤糧票可是省吃儉用給出來。
三個兒子下鄉當知青,小女兒為了一個男人偷偷跑去,大女兒在外工作,她身體不好,是叮叮跟著徐老學醫,小小年紀來給她紮針。
永遠不知足……
二舅舅王建民歎了口氣,緩和氣氛:"慧智,不是我們不幫你,是現在政策變了,工作不是想安排就能安排的。你男人既然肯吃苦,先去汽車廠乾著,等以後有機會再想辦法。"
"至於孩子......"王建民頓了頓,"叮叮,你中醫館缺不缺打雜的?"
甲叮叮:"???"
她猛地抬頭,一臉震驚:"二舅,你認真的?"
四歲能乾啥???
王建民摸了摸她頭:"總得有個人給你端茶倒水吧?"
甲叮叮嘴角抽了抽:"......行吧。"
反正她中醫館確實缺人,但是不要張辰,他才四歲,放那兒也是個累贅,但是二舅舅不會害她,她爹也沒有說話。
王慧智一聽,眼睛一亮:"真的?那......"
"但是!"甲叮叮打斷她,"我中醫館是正經看病的地方,不是托兒所。張辰可以來,但必須聽話,不能搗亂。"
王慧智連忙點頭:"你放心,他很乖的!"
甲叮叮心裡翻了個白眼,信你才有鬼!
吃完飯,王慧智一家三口在了小舅舅家的廂房暫住。
甲叮叮和她爹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風微涼,她忍不住歎了口氣:"爹,你說我是不是太倒黴了?"
甲方揉了揉她的腦袋,笑道:"怎麼?怕慧智找你麻煩?"
"不是怕,是煩。"甲叮叮撇嘴,"她從小就看我不順眼,現在又覺得我搶了她的東西......"
"她隻是不甘心。"甲方淡淡道,"她覺得自己是王家的人,理應得到更多,卻忘了自己當初的選擇。"
甲叮叮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爹,如果當初下鄉的是我,你會怎麼做?"
甲方腳步一頓,轉頭看她,眼神認真:"我會讓你回來。"
"哪怕政策不允許?"
"哪怕政策不允許。"
甲叮叮鼻子一酸,心裡暖烘烘的。
她爹雖然平時看起來不靠譜,但在關鍵時候,永遠是最護著她的那個人。
"行了,彆想那麼多,你二舅舅最疼你了,不會害你的,你應該看到你幾個哥哥的眼神吧?"
“嗯,他們的恩怨我不是很懂?”甲叮叮不解
甲方:“當初高考你三個哥哥提前半年知道,好心給慧智寫信告知,哪裡曉得慧智居然舉報他們,害得他們在隻有很少時間看書。”
“爹,你怎麼知道的?”
“那年你小舅媽不是住院了嗎?被慧智氣的,你小舅舅小舅媽隱瞞所有人,你娘是什麼性格?打了一頓你小舅舅,你小舅舅立馬一五一十交代了。”
甲方拍了拍她的肩膀,"過幾天,你媽就回來了,你可得好好表現,彆讓她挑刺。"
甲叮叮:"......"
完了,她差點忘了這茬!
她媽那個挑剔的性格,她媽的性格是老虎,估計得嫌棄死......
彆看甲叮叮三個舅舅官多大,九個表哥,五個表姐在第一屆高考,十四人全部考上上大學,大學全部在四九城,在那是可以轟動了,報紙,新聞都報道過。
原主是個不爭氣的,高中畢業,但是原主從小跟著徐老奶奶學習中醫,針灸可是一絕。
————
汽車廠的合資協議正式落地,德國設備漂洋過海運抵四九城。
巨大的木箱堆滿車間,工人們圍著陌生的德文說明書發愣。
"老甲,廠裡決定讓你負責技術對接,行政崗的任命先放一放。"廠長拍了拍甲方的肩膀,"德國人下周就到,你得帶人把這堆鐵疙瘩裝起來。"
甲方沒說話,隻是點了點頭,轉身從工具箱裡翻出一本破舊的《德漢機械詞典》——那是他多年前在黑市淘來的,一直沒機會用上。
德國工程師傲慢地站在一旁,用英語夾雜著德語指揮,時不時搖頭:"nein,nein!dasistfasch!"不,不!這是錯的!)
甲方沒理會,他對照著詞典,一個詞一個詞地啃說明書。工人們起初畏手畏腳,但看著自家師傅連蒙帶猜地擰螺絲、調齒輪,漸漸也跟了上來。
"師傅,這液壓閥裝反了吧?"年輕徒弟小聲問。
甲方抹了把汗,翻到詞典某一頁:"不對,德語的‘ein’是‘進’,‘aus’才是‘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天後,當德國工程師睡飽了懶覺回到車間時,整條生產線已經轟隆隆地運轉起來。
慶功宴上,廠長舉杯:"老甲,董事會的意思,你管理行政,但是我的意思你是高級技工,在車間苦點,但是你的專長可以說無人代替,我希望你管理整個車間機器和高工技術,下午來我這裡學習行政管理,工資依舊按照行政管理發。"
酒過三巡,甲方點頭:"我就高級技工,我聽老領導。"
甲方咧嘴一笑,轉頭對徒弟們喊,"明天開始,所有人跟我學德語單詞!"
甲叮叮來送飯時,正看見父親蹲在機床邊,用粉筆在地上寫滿德文單詞,工人們像小學生一樣跟讀。
"爹,你……"她怔住了。
"咋了?"甲方頭也不抬,"當年你爺爺靠俄語修好蘇聯機器,現在輪到德語了。"
甲叮叮突然想起穿越前看過的紀錄片——正是這群"傻堅持"的老工人,用最笨的辦法消化了西方技術,最終讓中國製造站了起來。
德國總部派來考察的經理皺眉:"你們沒有按我們的標準流程。"
甲方叼著煙,指了指正在組裝的改良部件:"你們的流程廢料率15,我們的隻要8。"
"但這不符合——"
"合同第7條,"甲方突然用結結巴巴的德語說,"‘允許本地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