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燈光將顧雅詩的黑眼圈照得發青,但她手中的腦部掃描片卻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基因編輯載體成功了!"她將片子貼在燈箱上,指著那些細微的紋路,"最新數據顯示可以阻斷82的異常蛋白沉積!"
安寧緊攥著咖啡杯,熱氣模糊了她的視線。片子上並排顯示著顧寒舟三個月前與昨天的腦部對比——那些原本像藤蔓般蔓延的病變紋路,第一次出現了停滯的跡象。
"但臨床試驗..."顧寒舟的聲音從病房傳來,他正坐在床邊試圖係鞋帶,顫抖的手指讓這個簡單動作變得像一場戰鬥。
"就是為你設計的!"顧雅詩衝過去蹲在他麵前,強行將他的右手按在自己左胸,"感受得到嗎?這顆心跳動的聲音?二十年前我沒能救爸爸,但今天我..."
顧寒舟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安寧迅速遞過藥盒。當他終於平複呼吸,小滿默默遞來一個手工裝訂的冊子——《爸爸康複後要做的事》,內頁貼滿剪報和照片:迪士尼城堡、北海道滑雪場、甚至還有張火星殖民地的新聞圖。
"第38頁。"孩子指著自己用熒光筆圈出的部分,"我想看爸爸站在星穹美術館的穹頂上。"
顧寒舟的拇指摩挲著女兒歪歪扭扭的字跡,突然抬頭看向安寧:"上次你說...徐醫師推薦的針灸..."
"配合基因療法效果更好。"安寧立刻接話,心跳快得像要衝出胸腔。她當然記得老中醫說的話,隻是不敢給丈夫太多希望。
顧雅詩趁機打開平板,展示治療方案的3d動畫:"先從腰椎穿刺注入基因載體..."畫麵中發光的納米粒子如星河般流向神經係統,"可能會有發燒、關節痛..."
"比現在強。"顧寒舟輕觸屏幕上那個健康的人體模型,聲音幾不可聞,"至少...能自己抱小滿。"
治療室的玻璃上凝結著細密水珠。安寧透過霧氣看到顧寒舟蜷縮在病床上,基因藥物引起的40度高燒讓他不斷囈語。她戴上無菌手套,再次浸濕毛巾為他擦拭脖頸。
"東北角承重柱...要加粗0.5公分..."顧寒舟在昏迷中突然清晰地說出一串數字,那是星穹美術館二期工程的參數。安寧愣住時,護士小聲解釋:"高燒激活了他深層記憶區。"
當她輕輕翻開丈夫緊握的左手,掌心裡赫然是張被汗水浸濕的紙條——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寧寧"和"小滿"的名字,筆跡因手抖而重疊成團。
"第三階段最艱難。"主治醫生調著點滴速度,"但腦脊液檢測顯示基因載體已經開始工作。"
仿佛回應這句話,顧寒舟突然睜開眼。在藥物作用下放大的瞳孔找不到焦點,卻準確地轉向安寧的方向:"美術館的聲波收集器...記得用銅鋁合金...共振頻率最適合...錄你的聲音..."
安寧將他的手掌貼在自己流淚的臉上。那些她原以為的"工作囈語",字字句句都是關於未來的承諾。
三個月後的複健室裡,顧寒舟額角的汗珠滴在握力器上。物理治療師正要喊停,他卻搖頭:"再來一組。"牆上的監控屏幕顯示,他右手的神經傳導速度已經恢複到正常值的73。
"這不科學..."主治醫生對比著前後掃描圖,病變區域像被按了暫停鍵,"按理說損傷是不可逆的。"
顧寒舟沒有解釋,隻是從輪椅中慢慢站起,走向窗邊的畫板。當他重新握住鉛筆,在星穹美術館二期圖紙上簽下名字時,那個曾經歪斜的簽名已經找回了七分昔日的瀟灑。
"爸爸!"小滿舉著學校科技獎衝進病房,"我的"智能扶手"拿了第一名!"她驕傲地展示著作品照片——正是根據顧寒舟病中草圖改良的。
顧雅詩站在門口,白大褂口袋裡露出半截慶功香檳。安寧走過去擁抱她,感受到姐姐的肩膀在微微發抖:"他現在的神經傳導速度...足夠再活五十年..."
窗外,初夏的陽光穿過梧桐葉,在病曆本上投下晃動的光斑。那些曾被寫滿"預後不良"的紙頁,如今記錄著最新數據:"2023年9月17日,患者可獨立行走20米。"
星穹美術館的二期開幕展命名為《裂隙中的光》,展品全是顧寒舟病中設計的無障礙設施模型。中央全息投影循環播放著治療期間的監控錄像——他如何從臥床不起到重新站立,背景音是安寧每天為他讀的建築雜誌。
"這個設計很特彆。"一位坐輪椅的評論家停在"聲波扶手"前。當他的手握住欄杆,整個展廳突然響起顧寒舟的聲音:"歡迎來到沒有界限的藝術世界..."語音隨著接觸點的移動而變化,講述著不同展區的故事。
安寧站在角落,看著丈夫被記者們圍住。他回答問題時仍會偶爾詞窮,但已經能流暢地闡述設計理念。當被問及康複秘訣時,顧寒舟的目光穿過人群找到她:"我有位永遠相信奇跡的太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未落,小滿的聲音從智能導覽係統裡蹦出來:"還有我!我發明了爸爸吃藥提醒機器人!"全場大笑中,安寧看到顧寒舟悄悄按了下胸口——那裡襯衫口袋中,永遠裝著女兒畫的"康複日曆"。
發布會結束後,他們並肩走在美術館新建的星空步道上。顧寒舟突然停下,指著地麵:"這裡埋了聲波收集器。"他引導安寧站到特定位置,"說句話?"
"我愛你。"安寧下意識地說。
整個步道突然亮起星光,地麵浮現出她身影的聲紋圖案,化作一條光路延伸向遠方。這是顧寒舟偷偷設計的彩蛋——隻有最真摯的聲音才能激活的隱藏程序。
小滿的初中畢業典禮上,顧寒舟作為家長代表健步上台。他展開一卷長長的"未來清單"投影,已完成的事項閃著金光:第7項"教小滿騎自行車"、第89項"帶安寧看極光"、第202項"看著小滿畢業"...
"生病時我以為這些永遠隻能是清單。"他的聲音通過場館的無障礙音響係統清晰傳出,"直到我的女兒告訴我——"畫麵切換到小滿的科學展視頻,孩子對著鏡頭說:"爸爸的設計會讓更多人好好活著。"
當最後揭曉新添加的第1003項時,全場響起抽泣聲——投影變成實時攝像,對準台下抹眼淚的安寧。顧寒舟走下台,在眾目睽睽下單膝跪地:"這項需要顧太太配合完成。"
他展開的紙條上寫著:"和寧寧一起慢慢變老"。字跡穩定有力,與病中那些歪斜的筆跡判若兩人。
回家的車上,小滿興奮地規劃著暑假行程。顧寒舟突然問:"火星殖民地還去嗎?"
"當然!"孩子翻著nasa最新海報,"等我設計出無障礙太空艙就去!"
安寧笑著看父女倆爭論月球基地的坡道角度,搖下車窗讓初夏的風灌進來。後視鏡裡,星穹美術館的穹頂在夕陽下閃閃發光,像一顆永不墜落的星辰。
而他們的車正駛向更明亮的遠方,那裡有無數個清晨等待蘇醒,無數個未來正在生根。顧寒舟的手穩穩地覆在她手背上,溫度透過皮膚傳來,比任何醫學數據都更有力地證明著——生命中最偉大的建築,永遠是愛搭建的奇跡。
喜歡大學生與官二代的邂逅請大家收藏:()大學生與官二代的邂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