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戴高樂機場的貴賓室裡,顧寒舟反複翻看著博世集團最新發來的合作協議修訂條款。德方突然要求在"無感互聯"歐洲標準中加入專有加密模塊,這無異於在開放協議中埋下一把鑰匙。
"他們想要後門。"安寧一針見血地指出,手指輕點條款細則,"這樣所有采用歐洲標準的設備,博世都能遠程控製。"
林妍從平板調出一組數據:"更麻煩的是歐盟剛通過的《聯網設備安全法案》,要求所有智能家電必須預留政府監管接口。"
顧寒舟望向窗外起降的航班,忽然問道:"還記得我們為什麼開放"無感互聯"基礎協議嗎?"
"為了做行業的水和電。"安寧不假思索地回答。
"所以絕不能讓標準帶上鎖鏈。"顧寒舟合上文件,"通知技術團隊,準備b方案——我們自己做歐洲節點。"
就在這時,林妍的手機震動起來。她看了眼屏幕,臉色驟變:"剛收到的消息,張維在新加坡成立了新公司,首輪融資就拿到淡馬錫5億美元。"
"他哪來的技術團隊?"安寧皺眉。
林妍將手機轉向他們——照片上,張維正與一群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握手。背景板上的ogo赫然是"neurosart",而角落裡站著的身影,竟是星辰前芯片架構師李明浩。
上海星辰總部的緊急會議上,cto調出了李明浩離職時簽署的保密協議:"他帶不走任何代碼,但人腦記下的架構思路我們無法限製。"
"問題不在這裡。"法務總監麵色凝重,"根據競業協議,他兩年內不得從事同類技術研發。但現在才過去十個月。"
安寧突然想起什麼,調出簽約時的公證文件:"簽約地是香港?"
"沒錯,當時他在香港休假......"
"香港競業禁止最長隻能簽一年。"林妍立刻反應過來,"他是故意的。"
顧寒舟的指尖在桌麵上敲出沉悶的聲響。窗外暴雨突至,雨滴劈裡啪啦地打在玻璃幕牆上,像無數細小的警報。art定位很巧妙。"技術副總分析道,"他們不做整機,專攻神經感知芯片,正好避開我們的家電專利壁壘。"
暴雨中,一道閃電劈亮天際。顧寒舟突然起身:"準備飛機,我去趟波士頓。"it的媒體實驗室?"安寧立刻會意,"但他們的神經科學項目一直與軍方合作......"
"所以才更要搶在張維前麵。"顧寒舟抓起外套,"如果神經交互是未來,星辰絕不能隻做防守方。"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白色穹頂下,顧寒舟正與著名神經科學家萊恩教授對峙。實驗室的顯示屏上,是一組複雜的大腦信號可視化圖譜。art已經簽署了獨家協議。"萊恩推了推眼鏡,"張先生開出了我們無法拒絕的條件。"
顧寒舟注意到教授說這話時,右手不自覺地摸了摸左臂——那裡有一道若隱若現的疤痕。他不動聲色地調出手機裡提前準備的資料:"萊恩教授2016年在首爾的學術會議報告,提到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安全隱患",與張明遠教授的觀點驚人相似。"
老教授的手突然顫抖起來:"你認識張教授?"
"他的女兒現在是我的合作夥伴。"顧寒舟輕聲說,"她告訴我,父親生前最後通電話裡提到過您,說您是他見過"唯一把倫理放在技術前麵的同行"。"
窗外的查爾斯河泛著夕陽的餘暉。萊恩沉默良久,突然打開保險櫃取出一份文件:"張維拿走的隻是初級算法。這才是我們與darpa合作研發的完整安全協議,能徹底阻斷神經數據泄露。"
"條件?"顧寒舟直截了當。
"兩個:一是永遠不用於軍事用途,二是..."老教授指向文件末尾的簽名欄,"張小姐必須作為聯合發明人署名。"
當晚,顧寒舟在波士頓酒店的套房裡撥通了視頻會議。屏幕那頭的林妍看到文件內容後,眼眶瞬間紅了:"這是父親當年構想的"神經防火牆"...萊恩教授竟然完成了它..."
安寧突然插話:"等等,這份技術如果和我們的"無感互聯"結合..."
三人同時沉默了一秒,然後異口同聲:"全息交互!"
回到上海的第二天,一個意外訪客打亂了星辰的節奏。日本鬆下電器全球技術總監佐藤健一親自登門,帶著一份日文標書的翻譯件。art向豐田提供的方案。"佐藤的英語帶著濃重口音,"他們計劃用神經感知技術分析駕駛員情緒狀態,但..."他推過一份檢測報告,"我們的工程師發現了數據回流現象。"art的芯片會悄悄將用戶的α腦波模式上傳到新加坡的服務器。林妍立刻調出地圖:"服務器所在的大廈,實際控製人是中東基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張維隻是個幌子?"安寧倒吸一口冷氣,"真正想要這些神經數據的是......"
"政治預測。"顧寒舟突然明白過來,"腦波模式能反映人對事件的潛意識反應,比問卷調查準確得多。"
佐藤鄭重地鞠了一躬:"鬆下希望與星辰合作開發替代方案。我們知道貴公司在安全協議上的堅持。"
這個提議讓星辰高層爭論不休。王磊堅決反對:"與日本企業合作?輿論風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