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透過梨樹枝葉,在院中石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張領軍手持一卷古籍,麵前放著一杯清茶,茶香嫋嫋,與院中桂花的香氣交織在一起。
半年的隱居生活,讓他眉宇間的銳氣漸漸內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平和。築基中期的修為已臻至圓滿,距離後期隻有一步之遙。
"張大哥,嘗嘗我新做的桂花糕。"蘇清荷端著一個小碟從廚房走出。她穿著一身淡青色的襦裙,發間隻簪一支木釵,卻掩不住那股出塵的氣質。
張領軍放下書卷,接過糕點咬了一口。甜而不膩,帶著桂花的清香,確實不錯。
"怎麼樣?"蘇清荷期待地望著他。
"尚可。"張領軍給出了一貫簡潔的評價,卻又拿起第二塊,用實際行動表示認可。
蘇清荷抿嘴一笑,早已習慣他這種表達方式。她在石桌對麵坐下,給自己也倒了杯茶:"剛才去鎮上買桂花時,聽說今晚有中秋燈會,還有猜燈謎和詩會呢。"
張領軍抬眼看了看她亮晶晶的眼睛,知道她在期待什麼:"想去?"
"嗯!"蘇清荷用力點頭,"來青溪鎮半年了,還沒好好參加過鎮上的活動。而且..."她壓低聲音,"我還沒見過凡人的燈會是什麼樣子。"
張領軍沉思片刻。半年來他們深居簡出,除了必要的采買幾乎不與鎮民來往。蘇清荷雖然從未抱怨,但畢竟年輕,向往熱鬨也是人之常情。
"申時出發,亥時前回來。"他最終點頭應允。
蘇清荷欣喜地拍手:"我這就去準備晚上的衣裳!"說著快步走向內室,腳步輕盈得像隻小鹿。
張領軍看著她雀躍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這半年的平靜生活,讓蘇清荷越發靈動可人,修為也在玄月珠的輔助下穩步提升,已至練氣七層。而他自己,也在這種遠離紛爭的環境中找到了久違的心境平和。
日落西山,華燈初上。張領軍換了一身靛青色長衫,束發的玉簪是蘇清荷上月從集市上精心挑選的。雖然以修士的眼光看隻是凡物,但做工確實精致。
"好看嗎?"蘇清荷從內室轉出,身著一襲淡粉色羅裙,腰間係著同色絲絛,發間簪了幾朵小小的絨花,襯得肌膚如雪,明眸皓齒。
張領軍目光微頓,輕輕"嗯"了一聲。蘇清荷這半年來出落得越發美麗,加上修真後自帶的那股靈氣,走在凡人中間定會引人注目。
"走吧。"他取出一塊麵紗遞給她,"戴上。"
蘇清荷會意,乖巧地係上麵紗,隻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兩人鎖好院門,沿著青石板路向鎮中心走去。
此時的青溪鎮已是一片燈火輝煌。主街上掛滿了各式彩燈,有兔子、月亮、蓮花等造型,燭光透過彩紙,將整條街道映照得如夢似幻。街上行人如織,多是成雙成對的年輕夫妻或帶著孩童的家庭,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好漂亮..."蘇清荷輕聲讚歎,眼睛都不夠用了。她自幼在商賈之家長大,雖見過世麵,但這種充滿煙火氣的民間燈會卻是第一次體驗。
張領軍走在外側,不著痕跡地為她隔開擁擠的人群。兩人隨著人流緩緩前行,不時駐足欣賞路邊的燈飾或小攤上的手工藝品。
"張大哥,你看那個!"蘇清荷突然指著前方一個巨大的走馬燈,燈上繪著嫦娥奔月的故事,轉動時人物仿佛活了過來。
張領軍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確實精巧。正想回應,神識卻突然捕捉到一絲異樣的靈力波動。他目光一凝,鎖定人群中一個賣糖人的老者——那老者看似尋常,但周身有極淡的靈力流轉,竟是個修士!
"怎麼了?"蘇清荷敏銳地察覺到他的異常。
"有修士。"張領軍低聲道,"彆回頭,自然一點。"
蘇清荷身體微僵,但很快調整過來,裝作被路邊的花燈吸引,拉著張領軍向另一個方向走去:"我們去看看猜燈謎吧。"
兩人來到鎮中心廣場,這裡搭了個高台,掛滿了寫著謎語的彩燈。台下圍滿了鎮民,不時有人上前揭下燈謎,答對者可獲得一些小獎品。
"我們也試試?"蘇清荷躍躍欲試。
張領軍點頭,陪她走近燈謎區。蘇清荷仔細閱讀幾個燈謎後,揭下一張寫著"一輪明月照窗前打一字)"的紙條。
"這個簡單,是"腔"字。"她笑著對負責評判的老秀才說道。
老秀才捋須點頭:"姑娘聰慧,這是你的獎品。"說著遞過一支做工精美的木簪。
蘇清荷高興地接過,轉身向張領軍炫耀:"看,我贏的!"
張領軍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也隨手揭下一謎:""有頭沒有尾,有角沒有嘴,搖動角與頭,全身都是水"打一物)。"
"這是...魚?"蘇清荷猜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