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明孝陵·紅牆的“梅與影”_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 > 第6章 明孝陵·紅牆的“梅與影”

第6章 明孝陵·紅牆的“梅與影”(1 / 1)

【晨霜初融:紅牆下的“白+紅”密碼2024年2月5日·南京·800·氣溫3c·晴)】

明孝陵的紅牆在晨霧裡洇開時,李佳的羊毛圍巾蹭過石象路的青磚。她穿著藏青呢料馬麵裙,外搭米白色羽絨坎肩——為了抵禦清晨的低溫,特意在漢服裡加了加絨打底,發間的青龍發簪換成了銀質梅枝釵,花瓣上還凝著未化的霜珠。“明孝陵的紅牆是‘柿蒂紅’,”她指著攻略本上的色卡,頁麵邊緣貼著《明史》節選,“朱元璋定都南京時,取‘赤牆護陵’之意,顏料裡摻了朱砂和桐油。”廣角——專為拍攝紅牆與人物的空間關係備的,遮光罩上纏著她新織的毛線套,淺灰底色上繡著細碎的梅花。石象路的神道旁,早開的梅花正落瓣,粉白的花瓣飄在紅牆上,又落在石獸的脊背——獬豸的角、駱駝的峰,都沾了點春日的甜。“快看!”李佳忽然蹲下身,指尖接住一片飄落的梅瓣,“花瓣落在紅牆上,像不像你拍星軌時說的‘點綴構圖’?”

他立刻舉起相機,廣角鏡頭裡,她的指尖托著粉梅,背景是斑駁的紅牆——牆麵上的磚縫裡長著青苔,陽光斜斜切過,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長,投在石象路的青石板上。“光圈f8,快門1200s,”他輕聲念著參數,忽然看見梅瓣上的霜珠在陽光下反光,“打開鏡頭偏振鏡,能消除紅牆的漫反射。”她盯著相機屏裡的自己——指尖的白、梅花的粉、紅牆的赤,三色撞得熱烈,卻又在晨霧裡融成溫柔的畫。

【神道尋蹤:石獸與殘梅的“時光被子”930·氣溫5c·微風)】

跟著講解員的旗子時,李佳的攻略本始終攤在掌心。“明孝陵的神道呈北鬥七星布局,”講解員指著前方的石象,“石獸按‘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排序,象征‘威、善、征、祥、靈、順’。”她忽然看見石象的耳朵上落著片殘梅,粉白的瓣尖沾著石粉,像給古老的石獸戴了朵耳飾。“許可,拍那個!”她拽了拽他的袖口,“石象馱著梅花,像被時光蓋了床花被子。”長焦,鏡頭對準石象的脊背——果然,三兩片粉梅落在“壽桃形”的象鞍上,風一吹,便順著石紋滾進磚縫。“用高速快門定格落瓣,”他調整撥盤,“1500s,光圈f4,iso200…你看,花瓣的飄落軌跡能拍清楚。”忽然聽見她輕笑一聲,轉頭看見她正對著石獬豸做鬼臉——藏青馬麵裙的裙門掃過獬豸的前爪,發間的梅枝釵正巧與獬豸的獨角形成斜線構圖。

“知道嗎?”講解員路過時笑著補充,“這些石獸都是600多年前的原物,每道裂紋裡都藏著朝代的雨。”李佳摸了摸石象的鼻子,粗糙的石質蹭過指尖,忽然想起攻略本裡的記載:“明孝陵神道是南京現存最長的古代神道,冬季殘梅與石獸相映,拍攝時間選在9001030側光最佳),人物可互動石獸輕觸倚靠),忌攀爬。”她掏出手機照亮頁麵,在“拍攝貼士”欄畫下簡筆:石象+落梅+仰拍視角,突出“時光厚重感”。

【禦碑台前:梅香與星鬥的“古今對話”1100·氣溫7c·晴)】

朱元璋的禦碑在紅牆下矗立時,李佳的圍巾被風吹起一角。碑額“治隆唐宋”四個大字,是康熙皇帝手書的,碑身刻著的文字已有些漫漶,唯有碑座的贔屭紋還清晰——頭部的卷毛間,竟嵌著幾星殘梅。“你說,”她仰頭望著碑頂,梅枝釵的銀瓣在陽光下閃了閃,“古人刻碑時,會不會想過,幾百年後會有梅花落在上麵?”

許可支起三腳架,換上移軸鏡頭——專為矯正紅牆的透視變形備的,鏡頭蓋繩上的駝鈴輕輕響著。“用移軸拍禦碑的垂直度,”他調整雲台,“你站到碑的右下方,讓梅枝從左上方入鏡。”她依言走位,藏青裙擺掃過碑前的方磚,忽然伸手接住一片飄落的梅花——這次不是粉梅,而是白梅,花瓣落在紅牆上,像滴未乾的墨。

“講解員說明孝陵按北鬥布局,”她忽然指著天空,正午的陽光明亮,卻仍能看見幾顆淡星,“現在的星星,是不是還在給朱元璋‘導航’?就像咱們用gps,古人用星鬥認路。”他笑著按下快門,移軸鏡頭裡,紅牆的垂直線條筆挺,禦碑的“治隆唐宋”四字清晰,她的指尖托著白梅,身後的天空裡,淡星與陽光竟同時入鏡——像極了她攻略本裡寫的“古今同框”。

攻略本的新頁上,她畫下簡筆:穿漢服的女生仰望著紅牆禦碑,指尖停著片白梅,旁邊蹲著調相機的男生,石象路的石獸在遠處排成列——角落寫著:“2024.2.5明孝陵·紅牆梅影

氣候:37c,漢服內搭加絨打底,圍巾選米白淺灰襯紅牆)

攝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廣角拍紅牆全景人物占13構圖)

2.長焦抓拍石獸落梅高速快門定格花瓣)

3.移軸鏡矯正禦碑透視,加入天空星點正午可用nd濾鏡壓光)

人文:講解員提到的“北鬥神道”典故,可作視頻旁白素材

ps:許先生用移軸鏡時總皺眉頭——但皺眉頭的樣子,和石獬豸的“嚴肅臉”有點像。”

【午間小憩:梅花糕與相機裡的“意外構圖”1230·氣溫8c·暖陽)】

從明孝陵西門出來時,李佳的鼻尖凍得發紅。許可瞥見路邊的梅花糕攤,立刻拽住她:“攻略本裡說,老門東那家太遠,西門外的這家是本地人常去的,紫薯餡的最搶手。”鐵鍋裡的梅花糕冒著熱氣,頂部的元宵被烤得微焦,插著的小旗寫著“現做現賣”,老板舀漿的動作極快,紫米、葡萄乾、核桃碎依次填入梅花形的模具。

“給我拍張接梅花糕的!”她踮腳接過老板遞來的紙托,紫薯餡的熱氣模糊了眼鏡,指尖捏著小旗晃了晃,“要把‘梅花’模具拍進去哦。”許可笑著舉起相機,這次用了手機——方便抓拍動態。屏幕裡,她的睫毛上還沾著晨霧,嘴角微微上揚,梅花糕的紫米餡從裂縫裡冒出來,背景是明孝陵的紅牆一角,正巧有片粉梅落在她的坎肩上。

“你看,”他把手機遞過去,“坎肩上的梅花和糕上的梅花,成了‘雙梅同框’。”她盯著照片笑出聲——坎肩的米白色底上,暗紋繡著的小梅花,竟與手中的梅花糕、身後的紅牆落梅,組成了三重“梅元素”。忽然想起攻略本裡的“美食攝影”筆記:“地方小吃需結合地域符號如明孝陵紅牆、石獸),色彩上用‘紅牆+白梅+紫糕’撞色,突出‘視覺記憶點’。”

房車停在停車場時,李佳摸著發間的梅枝釵笑了——釵頭的銀瓣上,還沾著片細小的梅香。許可收拾相機時,發現存儲卡裡多了段視頻:她站在紅牆下,指尖接住梅瓣,對著鏡頭輕聲說:“朱元璋的神道走了六百年,梅花也落了六百年,現在我們帶著相機來,算是替星星,給時光蓋了個‘影的戳’吧?”

暮色漫進明孝陵時,石象路的石獸們披著殘梅,像守著歲月的老人。房車的車燈亮起,車窗上的“龍抬頭”剪紙映著紅牆的影子,仿佛青龍正從紅牆裡遊出來,銜住天邊的星子——就像李佳在攻略本末頁寫的:“下一站:洛陽·龍門石窟——去看盧舍那大佛的‘星眸’,會不會也映著千年後的月光。”

車輪碾過停車場的碎石,許可忽然想起上午拍的那張“紅牆梅影”——她指尖的白、紅牆的赤、梅花的粉,還有石獸身上的青灰,層層疊疊,像幅被時光暈染的畫。而他知道,比起鏡頭裡的風景,更讓他心動的,是她在紅牆下轉頭時,發間梅枝釵晃出的、帶著梅香的笑——那是比任何曆史典故都更鮮活的、屬於他們的“古今相遇”。

喜歡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請大家收藏:()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來主宰萬物 穿越到遊戲世界當蛇精 寵妻如命夫人乖乖到碗裡來 孔雀羽 意外墜崖開局繼承老祖修 凡人:開局撿個仙鼎 性轉:這個修仙界的男人不對勁 洪水末世,女鄰居上門借糧 惡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羅場 七寶台上會相逢